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中国医学   9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益肾解毒法治疗慢性乙肝66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益肾解毒法治疗慢性乙肝66例观察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13001)周胜生,严桐,顾惠芳乙型病毒性肝炎,青壮年发病率高,男性多,潜伏期长,起病缓,多数阴匿,无发热或低热,黄疸发生少而轻,转氨酶升高持续时间长,易反复,转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者多,治殊棘手。...  相似文献   
2.
笔者从1997年5月~1998年4月,对南京望元医药制品有限公司研制的虎驹乙肝胶囊治疗慢性乙肝进行丑期临床试验,现报道如下。亚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诊断标准依据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肝病委员会1991年天津会议及1995年北京会议《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制定。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将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26例,男99例,女27例,年龄33.4土9.8岁。对照组40例,男31例,女9例,平均年龄32.6士108岁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轻、中、重)分布,经X'检验无显著差异(Pto005),具有可…  相似文献   
3.
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8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活动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外周血细胞减少的疗效。方法:拉米夫定100mg口服,每日1次,疗程24个月,同时予保肝、退黄、利尿、支持治疗和抗生素治疗。结果:47例肝功能ALT、总胆红素恢复正常,白蛋白、胆固醇酯明显提高;HBeAg、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46.8%、87.2%,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为21.8%;反映肝纤维化指标的HA、LN、IVC均明显下降;门静脉主干(MPV)和脾静脉(SPV)直径缩小,脾指数(SPI)下降;外周血WBC、RBC、PLT显著提高。均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拉米夫定治疗活动型乙肝后肝硬化外周血细胞减少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IL-28B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征,进一步分析其与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联合利巴韦林(RBV)治疗的关系。方法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连接酶检测反应体系,对42例接受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IL-28B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42例患者中,IL-28B基因区rs12979860基因型均为CC型(100%);rs12980275基因型,AA型39例(92.9%),AG型3例(7.1%);rs8099917基因型,TT型39例(92.9%),TG型3例(7.1%)。用药后快速应答34例,持续应答41例,患者均获得早期应答。结论IL-28B基因多态性在本地区存在特征分布,rs12979860基因型cc患者对PEG—IFN-a联合RBV治疗具有较高的应答率;IL-28B基因区rs12979860、rs8099917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对PEG—IFN-a联合RBV治疗效果的预测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益肝冲剂对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益肝冲剂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2例采用随机单盲法分成治疗组32例,除常规保肝基础治疗外,加用益肝冲剂,1次1包,每日3次;对照组30例,加用乙肝宁冲剂,1次1包,每日3次,均3个月为1疗程.观察两组肝功能、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C3、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HBV-M改变情况.结果 两组在肝功能改善方面均有显著疗效,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对免疫球蛋白、补体C3、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HBV-M改变情况,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有较显著差异(P<0.05).结论 益肝冲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的抑制HBV复制作用,清除乙肝病毒,祛除致病因子;调节免疫功能,加快和促进肝功能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7.
1997年10月至2002年4月,我们在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过程中,发现部分病例在治疗期间或停药后出现病情变化,现对资料较完整的32例,作简要总结分析,以利于临床医生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常州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分布特征,探讨基因型与肝功能损害、病毒复制水平及其与拉米夫定疗效关系.方法 76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每天口服拉米夫定100mg治疗,并于治疗4~6周时测定不同基因型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和HBV DNA,治疗48周后测定HBV DNA反跳和YMDD变异.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 PCR)法扩增HBV S基因区,以4色荧光标记PCR产物末端,在以毛细管高压电泳为核心技术的核酸序列分析仪上自动测序,将测序结果与基因库中登录的标准基因型序列相比较.结果 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基因分型示:B型株感染26例(34.2%),C型株感染50例(65.8%).B和C基因型患者ALT值分别为(246.3&#177;138.8)U和(283.7&#177;125.6)U,(t=0.335,P&gt;0.05),HBV DNA含量分别为107.124&#177;101.49和107.189&#177;101.56拷贝/ml(t=0.138, P&gt;0.05),HBeAg阳性数分别为20例和41例(χ2=0.159,P&gt;0.05).拉米夫定治疗4~6周后,B基因型和C基因型患者ALT、HBV-DNA(阴转)、HBV DNA(拷贝/ml)均呈良好恢复状态,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治疗48周后,HBV DNA反跳者B基因型20例,C基因型16例(χ2=13.49,P&lt;0.001).结论常州地区HBV DNA基因型以单一B或C型为主;不同基因型患者ALT水平、病毒复制水平以及HBeAg表达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拉米夫定对C基因型患者的疗效优于B基因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研江苏省常州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证候规律。方法:遵循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于2009年6月至2012年2月收集常州地区316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以及中医证候学资料并做分析统计。结果:316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正虚邪恋型168例(53.16%),湿热中阻型8例(2.53%),肝郁脾虚型79例(25.00%),瘀血阻络型5例(1.58%),肝肾阴虚型25例(7.91%),脾肾阳虚型31例(9.81%);倦怠乏力75.63%,烦躁易怒58.22%,口干54.43%,小便发黄48.10%,面色无华49.36%,面色萎黄42.66%;淡红舌43.35%,薄苔70.25%;弦脉69.30%。结论:初步明确常州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以正虚邪恋型、肝郁脾虚型为主,倦怠乏力为慢性丙型肝炎的主要症状,湿热中阻型更容易发生肝功能异常,脾肾阳虚型和肝肾阴虚型的球蛋白明显偏高。  相似文献   
10.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1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胜生  顾惠芳  严桐  刘美娟 《肝脏》2001,6(2):140-140
我们于 1999年 3月~ 2 0 0 0年 4月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 12例 ,现将治疗结果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 1999年 3月至 2 0 0 0年 4月我院住院病人 ,符合 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议修订的诊断标准。男性 9例 ,女性 3例 ,年龄 32~ 5 8岁 ,平均 41.2岁。 12例均为乙型肝炎 ,排除其它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实验室检查 :SB 372 .6± 173 .8μmol/L ,ALT 5 36 .2± 32 5 .7U /L ,AST 5 12 .3± 30 6 .9U/L ,PT 18~ 30s。HBsAg、抗 HBc、HBVDNA (PCR法 ) 12例均为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