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对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异常行为和黑质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经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建立小鼠帕金森病(PD)模型。通过爬竿实验和滚筒实验研究小鼠造模和给药后的行为表现;给药4周后测定小鼠中脑黑质部位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结果]经MPTP诱导的小鼠,其爬竿时间、滚筒运动潜伏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经六味地黄丸给药后能明显改善MPTP诱导的小鼠的行为学表现;可使MPTP诱导小鼠的MDA含量降低,SOD、GSH-PX含量升高。[结论]经六味地黄丸给药可以改善MPTP致帕金森病小鼠的运动功能障碍,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减轻机体的氧化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2.
六味地黄丸为宋代医家钱乙创制[1],见于闫秀忠所撰的《小儿药证直诀》一书中。是方由熟地黄、山茱萸、淮山药、泽泻、牡丹皮、白茯苓等组成,为补阴的基础方。方中重用熟地甘微苦,滋肾填精为君药;山药甘平,补脾养胃,益肺养阴而固精;山茱萸酸涩微温,养肝肾而涩精止遗,二药为臣,与君药共起滋肾阴,养肝血,益脾阴,涩精止遗之功。由于肾阴亏虚,常导致虚火上炎,而致肾浊不降,故配以泽泻甘淡寒,泄肾之湿浊;茯苓甘淡平,渗脾湿;丹皮辛苦凉,清泄肝火,合为佐使药,以防滋补之品产生滞腻之弊。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致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异常行为和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A)、模型组(B)、美多巴组(C)、六味地黄丸组(D)、美多巴加六味地黄丸组(E)。经腹腔注射MPTP建立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观察各组药物对模型小鼠异常行为表现的影响,并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纽小鼠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模型小鼠在行为学和免疫组化检测方面都有显著异常,给药4周后,C、D、E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六味地黄丸对MPTP诱导的PD模型小鼠黑质多巴胺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