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晒图作业中有害因素主要有氨气和热辐射。为了评价有害因素对工人的危害情况,我们对我厂晒图作业环境进行了职业卫生学调查。  一、一般情况1-仪器设备:晒图机两台(每台有三千瓦石英灯两只),晒图箱三台。2-原材料:重氮盐氨熏正像晒图纸、氨水。3-工艺过程:  晒图石英灯熏图水蒸气氨水整理 发放  4-工作情况:工人每天实际工作5~6小时,每日熏图4~6箱,用氨水2500~4000ml。  二、职业危害分析影响工人健康的因素主要有氨气和热辐射,氨气主要来源于熏图箱及熏后的图纸,热辐射来源于石英灯的照射。…  相似文献   
2.
张珺晔  徐珉华  周淳 《安徽医学》2016,37(10):1248-1250
目的 研究可注射型生物玻璃在口腔骨缺损填充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连续选择58例口腔骨缺损大于1 m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试验组32例,其中对照组应用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试验组应用可注射型生物玻璃,对比愈合情况。结果 术后6个月和12个月X线检查,试验组骨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个月:53.1% vs 26.9%,χ2=4.060,P=0.044;12个月:78.1% vs 46.2%,χ2=6.348,P=0.012);局部排斥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3% vs 11.5%,χ2=0.059,P=0.808)。术后6个月和个12月锥形束CT(CBCT)检查,试验组平均骨厚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个月:(2.9±0.2)mm vs(3.4±0.3)mm,t=4.724,P=0.036;12个月:(1.6±0.2)mm vs(2.3±0.2)mm,t=5.123,P=0.027]。试验组的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MP-2:(65.3±14.5)pg/mL vs(32.8±9.6)pg/mL,t=5.623,P=0.023;TGF-β:(102.3±35.7)μg/L vs(72.6±26.8)μg/L,t=6.237,P=0.014]。结论 可注射型生物玻璃在口腔骨缺损填充修复中效果优于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HBsAg和HBsAb同时阳性的慢性HBV感染者的血清学模式,分析病毒Pre-S/S区基因序列变异或缺失情况对其进行基因分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筛选出HBsAg和HBsAb同时阳性的慢性HBV感染者共100例,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确认,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其HBV DNA含量,其中HBV DNA阳性者60例, HBV DNA阴性者40例。将60例HBsAg和HBsAb同时阳性的慢性HBV感染者作为实验组,并选取60例HBsAg(+)HBsAb(-)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PCR法体外扩增两组患者HBV Pre-S/S基因序列并测序分析,根据测序结果对患者的基因型进行分型,比较两组Pre-S/S基因变异情况,结合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实验组患者中B基因型19例、C基因型41例,对照组患者中B基因型18例、C基因型42例。实验组B基因型患者的年龄[(50.0±16.3)岁]大于C基因型[(34.0±13.4)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1.6,P=0.0432)。实验组B基因型和C基因型的S区氨基酸突变率分别为10.8%和2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4.31,P=0.046)。同样为C基因型的两组患者,实验组S区氨基酸突变为41.6%,显著大于对照组的氨基酸突变率(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5.68,P=0.006)。结论 HBsAg(+)且HBsAb(+)并伴有HBeAg(+)的患者血清中HBV DNA的阳性率显著增高。HBsAg和HBsAb同时阳性的现象与pre-S/S区基因突变具有显著关性,且C基因型的突变率高于B基因型患者的突变率。  相似文献   
4.
核结合因子的表达及其对骨细胞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核结合因子α1(Cbfα1)是编码成骨细胞的特异性转录因子,不仅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及骨形成,而且参与了软骨细胞的发育与分化过程。此外,Cbfα1还调节骨保护素的表达,从而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和骨吸收,由于Cbfα1既可促进骨形成,又可抑制骨吸收,因此将骨形成和骨吸收两个不同的过程联系起来。此外多种激素和细胞因子可影响Cbfα1的活性和表达。研究Cbfα1基因表达的调节并发现增加其表达的因子,为治疗骨代谢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实时荧光PCR 技术与六甲基四胺银(GMS)染色法对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PCP)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肺孢子菌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性能.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PCR 技术与GMS染色对57例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BALF标本进行肺孢子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效果.结果 收集本院18例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支气管灌洗液标本,采用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肺孢子菌DNA,结果显示13例为阳性,阳性率为72.3%(13/18).阳性标本肺孢子菌 DNA定量为1.35 × 103~8.24 × 105 拷贝/ml,平均(1.2 ± 2.13)× 105 拷贝/ml;而GMS染色镜下检测,阳性率为72.3%(13/18),二者具有极高的一致性.收集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39例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支气管灌洗液标本,实时荧光PCR检测肺孢子菌DNA结果显示21例为阳性,阳性率为53.8%(21/39);而用GMS染色镜下检测,阳性率仅为2.5%(1/18).在标本量少的情况下,实时荧光肺孢子菌方法检测肺孢子菌的敏感性远高于GMS染色法.结论 对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感染患者支气管灌洗液的肺孢子菌检测中,荧光肺孢子菌与GMS染色有极高的一致性,且敏感性明显高于后者.实时荧光肺孢子菌方法可快速、灵敏、特异性、定量地检测肺孢子菌 DNA,在PCP的诊断、治疗方案选择和疗效观察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恶性疟患者预后中的实验诊断价值。方法60例经厚血膜法和荧光定量PCR法确诊的恶性疟患者,采用全自动免疫荧光法测定PCT,同时测定相应的虫体密度,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①治疗前恶性疟虫体密度与PCT高度相关(r=0.90)。②轻度组、重度组和死亡组之间的PCT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轻度组、重度组和死亡组之间的虫体密度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③伴随恶性疟病情加重,PCT增高,预后不良。结论 PCT可以作为恶性疟患者的有效治疗和预后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7.
8.
始于道光年间石氏伤科肇始于石兰亭。石兰亭,讳蓝田,是武林中人。清道光年间在无锡开设镖局,行走于太湖与山东之间。他不仅武艺高强。而且更擅长医道,他融传统武术整骨手法与中医内治调理方法于一炉,  相似文献   
9.
骨性关节病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膝关节是骨关节炎最常见受累的外周关节。在中医经典文献中,该病属于"痹证"、"骨痹"范畴,有"鹤膝风"、"历节风"等的别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不当的饮食习惯,不科学的锻炼方式,该病的发病率日趋走高。该病病因纷繁复杂,容易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治疗起来亦颇为棘手。  相似文献   
10.
金叶俊  周淳 《海南医学》2006,17(9):33-34
目的研究固定矫治器治疗前后牙釉质脱矿牙数,好发部位及影响因素.方法对照组治疗前检查记录:酒精擦拭牙面后吹干,有白垩色损害者为脱矿.分析组治疗后记录.结果固定矫治可增加脱矿牙数,部位多为牙颈部,邻面,托槽及带环周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