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王××,女,9个月。1988年5月10日诊。患儿出生一周后,头项部渐发红斑及丘疹,继则见糜烂、渗液、结痂,并见脓疮,伴瘙痒难耐、哭闹不安、纳乳欠佳、小便色黄诸症。曾经中西药多方治疗(用药不详),效果不显,迁延至今。查见:患儿形体较胖,精神尚可。皮损局限于头项部,约10×9cm,呈多形性  相似文献   
2.
肺癌和血液学异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其血液学异常极为常见,且表现复杂,因而提高对肺癌时血液学异常的认识是临床医生应重视的课题。 1 红细胞异常 1.1 贫血 是最常见的血液学变化。一组40例肺癌首次入院时有贫血者40%,另一组30例中晚期肺癌53.3%有轻中度贫血。据34例有贫血肺癌患者的骨髓检查发现,正常骨髓象24例,红系增生欠佳6例,增生活跃4例,仅2例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肺癌与糖尿病关系的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癌合并糖尿病在老年人中逐渐趋于上升趋势,为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我们总结了1998年~2003年12月收治的136例肺癌患者中合并糖尿病5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20S蛋白酶体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与RA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 测定RA患者及正常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20S蛋白酶体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相比,RA患者20S蛋白酶体表达升高[(2.92±1.41VS(0.65±0.42),P<0.01].20S蛋白酶本表达水平与DAS28、CRP、ERS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RA患者PBMC中20S蛋白酶体表达升高,其水平与疾病活动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根据骨密度(BMD)将2型糖尿病(T2DM)患者98例分为骨量正常组30例、骨量减少组37例、骨质疏松组31例,检测各组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骨碱性磷酸酶(BALP)、血清N-端骨钙素(N-MID)及IGF-1、IGF-2浓度,并分析上述各指标与BMD的相关性。结果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BMI低于骨量正常组(P<0.01);N-MID、IGF-1、IGF-2水平在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及骨质疏松组之间均呈逐步下降趋势,两两比较,N-MID、IGF-1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BMD与IGF-1、N-MID、BALP均呈正相关(r=0.672,0.624,0504,P<0.01)。结论血清IGF-1与老年T2DM患者骨代谢相关指标密切相关,可能参与了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老年肺结核和肺癌并存的关系及其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肺结核和肺癌均系老年人的常见病,近几年来两者并存有增多趋势。由于两者在临床表现及X线表现上有许多相类似之处,以致相互误诊、误治屡有发生。尤其是当两者并存时更不易确诊。因而提高对老年肺结核和肺癌并存的认识,是临床应重视的课题。 1 老年肺结核和肺癌并存的发生率 1.1 老年肺结核的流行病学特征 据全国3次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提示:结核病发病率及患病率中老年人构成比增高,美国也是如此。我国流调中,直接计算的肺结核及涂阳肺结核患病率≥60岁组明显高于其它年龄组。对老年肺结核增多的原因认识不一:①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后路减压AF系统内固定术治疗骨质疏松所致腰椎骨质破坏并脊髓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并脊髓神经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术,观察组行后路减压AF系统内固定术。结果术前2组伤椎前缘及后缘高度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伤椎前缘及后缘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术前术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手术优良率86.7%,对照组为53.3%,实验组手术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路减压AF系统内固定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并脊髓神经损伤在恢复椎体高度、手术疗效及神经功能恢复方面效果满意,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