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谈伟  周慧宇 《首都医药》2008,15(14):37-38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蚓激酶和降纤酶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观察.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和74.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以观察组为佳.结论 百奥蚓激酶联合降纤酶、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优于单独应用后两者.  相似文献   
2.
脊髓损伤(SCI)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研究已证实,SCI后伤段脊髓细胞的线粒体出现了形态和功能的异常,而这些异常会直接或间接导致细胞发生能量代谢障碍,加重脊髓的继发性损伤。本文总结了SCI后线粒体功能障碍产生的各种机制,以期为脊髓损伤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3.
川芎嗪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48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川芎嗪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观察其疗效。方法:将8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及对照组3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川芎嗪治疗,对比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愈显率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川芎嗪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国华天麻首乌片治疗偏头痛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周慧宇  张桂芳 《吉林医学》2008,29(3):250-250
我科对2002年4月-2005年4月收治的60例35—70岁眩晕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7.
笔者自 2 0 0 0年 4月~ 2 0 0 1年 8月 ,采用湖南国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天麻首乌片治疗偏头痛 80例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并与用西比灵治疗的 5 0例进行对比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 ,诊断标准根据 1988年国际头痛学会 (IHS)标准拟定。治疗组 80例中 ,男 2 5例 ,女 5 5例 ;年龄在 43± 6 .9岁 ;病程在 3~ 5年 ;其中伴脑血管疾病 12例 ,高血压病 2 3例 ,不明原因偏头痛 45例。对照组5 0例中 ,男 15例 ,女 35例 ;年龄在 42± 6 .5岁 ;病程在 2 .3~5 .1年 ;其中伴脑血管疾病 8例 ,高血压病 14例 ,不…  相似文献   
8.
周慧宇  谈伟  张伟东 《当代医学》2008,(10):101-102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百奥蚓激酶和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首日降纤酶10U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点第2,3天,后改为降纤酶5U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点;川芎嗪80mg(100ml)静点,每日一次,共21天,观察组(3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第4天始加用百奥蚓激酶,每日3次,每次2粒,共21天,此外,两组均给予调控血压、控制血糖、抗感染等治疗.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和74.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以观察组为佳.结论 百奥蚓激酶联合降纤酶、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优于单独应用后两者.  相似文献   
9.
周慧宇  朱梅  王玉成 《药学学报》2023,(6):1540-1556
ProTide技术是由Christopher McGuigan团队开发的一种前药设计策略,其特征是将核苷类似物以磷(膦)酰化的方式引入芳氧基和氨基酸酯,形成芳氧基磷(膦)酰胺酯前药。ProTide技术能够使核苷类似物高效透过细胞膜并避开单磷酸化限速步骤,有效解决了核苷类药物难以被细胞摄取、磷酸化效率低等问题。目前, ProTide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抗病毒药物研发领域,孕育出了包括sofosbuvir在内的多款抗病毒重磅药物以及临床候选药物,对小分子抗病毒药物的研发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对ProTide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进行了简要介绍,并概述了近年来ProTide技术在抗病毒药物研究领域的应用情况,期望为后续抗病毒药物的设计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