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2.
3.
目的研究蒙古黄芪有效成分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模型大鼠行为学及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探讨该药治疗ADHD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4周龄,SHR大鼠40只,Wistar大鼠10只。将SHR大鼠随机分为蒙古黄芪多糖组、蒙古黄芪皂苷组、蒙古黄芪黄酮组和模型对照组,每组10只;Wistar大鼠作为阴性对照组。按10 mL/kg体质量的量灌胃。各治疗组分别施以蒙古黄芪多糖0.15 g·kg^-1、蒙古黄芪皂苷0.15 g·kg^-1、蒙古黄芪黄酮0.13 g·kg^-1;模型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以0.01 mL·g-1生理盐水,连续灌胃4周。观测大鼠行为学及神经递质指标。结果开场实验结果显示:各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站立次数、理毛次数、粪便粒数显著减少(P<0.05);蒙古黄芪多糖组和皂苷组轨迹分布趋于阴性对照组,中央停留时间较蒙古黄芪黄酮组少。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模型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穿越平台次数较少、停留时间比率和游程比率增加(P<0.05);蒙古黄芪皂苷组穿越平台次数均大于其他各组(P<0.05)。大鼠血清神经递质检测结果显示:模型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五羟色胺(5-HT)、多巴胺D2受体(DR2)、去甲肾上腺素(NA)含量均降低(P<0.05);各药物组DR2含量均比模型对照组高(P<0.05);蒙古黄芪多糖和皂苷组5-HT、NA、DR2含量显著高于蒙古黄芪黄酮组。结论蒙古黄芪多糖、皂苷提高ADHD模型大鼠血清中的DR2、NA、5-HT含量,可能是治疗ADHD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