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以甲基丙烯酸酯微血管铸型扫描电镜法研究了兔和大鼠眼睫状突血管丛构筑,初步结果如下:1.兔睫状突血管丛有大、中、小3种类型。3个1组,每眼有21~23组。大睫状突血管的长度约为2,000~2,100μm、宽100~150μm、厚350~400μm;中等的长1,200~1,300μm、宽50~70μm、厚300~350μm;小的长850~900μm、宽30~50μm、厚150~200μm。2.兔睫状突血管丛由输入小动脉、毛细血管丛和输出小静脉构成。输入小动脉有多支,起于睫状动脉,从睫状突虹膜面进入睫状突血管丛,分支成毛细血管。毛细血管直径约  相似文献   
2.
因各种原因需做眼球摘除的病人,临床经常遇到。眼球摘除后,怎样给病人装上一个尽量逼真的义眼呢?早在1885年Mules开始用玻璃球作为充填物,植入眼球内容物剜除后的巩膜腔内。1887年Forster与Lang将玻璃球植入于眼球摘除的筋膜腔内。多年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舰艇部队17种(23部)雷达的1231个作业现场测试和雷达人员202人404眼、舱面人员49人98眼的眼部检查,与对照组比较,视力、视野、晶体、眼底未见明显差异和病理性改变。分析认为,可能与微波辐射量小,暴露时间短暂等有关,而眼疲劳、神衰症侯群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认为可能与照度过低或过高、用眼过度以及舰艇生活的诸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54岁,医师,自觉复视、头晕、行路不稳10天,于1981年4月28日第一次门诊。双眼视力1.0,复视象检查:(1)水平交叉复视;(2)向右侧物象分离大;(3)周边物象属左眼;其他检查均未见异常。同年5月30日突然感觉视物模糊,四肢发麻右眼视力0.3,左眼视力0.2,左侧视乳头色淡;双下肢肌力弱,腱反射亢进,腹壁反射消失,双侧引出霍夫曼氏征和巴彬斯基氏征。入院第三天病情加重,胸4以下感觉消失,双下肢截瘫,有病理征和二便潴留。双上肢麻木、无力。经氢考等药物治疗后,症状  相似文献   
5.
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脱髓鞘疾病,1935年由 Cruveilhier 氏首先发现。国外有人报告,认为多发性硬化是球后视神经炎最常见的原因。Benedict 氏曾研究225例球后视神经炎,其中155例系由多发性硬化所致。但我国情况完全不同,球后视神经炎并不少见,而多发性硬化相对罕见,在过去文献中仅有3例多发性硬化所致球后视神经炎的报道。现将笔者最近所见1例报告如下。患者徐××,男,54岁。自觉复视、头晕、行路不稳  相似文献   
6.
69例志愿者用盐酸钩吻碱眼药水后,可见其对人眼有非常明显的散瞳作用和调节麻痹作用,给药后瞳孔直径、远视力、近视力、近点调节等的变化与给药前相比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至6小时各指标几乎恢复至药前水平。  相似文献   
7.
奎宁中毒国内外时有报道,常见于抗疟、退热治疗或人工流产。中毒后眼部表现主要是视力、视野、瞳孔、眼底及视网膜电流图改变。多数学者认为视野缩小是奎宁中毒的主要特征之一。我们自1979年1月至1984年10月共诊治奎宁中毒6例,对其中5例的视野变化作追随检查,特予报  相似文献   
8.
我们于1984对某塑料厂从事高频作业的热合机操作工82人164眼进行了调查,并对不接触高频的98人196眼作检查对照,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1、对象:热合机操作人员82人,全部是女性,年龄最小21岁,最大49岁。同时选择工作条件大致相同,年龄相仿21~50岁),但未接触过高频辐射或其他直接损害  相似文献   
9.
多发性硬化是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脱髓鞘疾病。国外有人认为多发性硬化是球后视神经炎最常见的原因。Benedict氏曾研究225例球后视神经炎,其中155例系由多发性硬化所致。我国情况完全不同,在我国球后视神经炎不少见,而多发性硬化却比较罕见。国内眼科文献中仅有3例报告。现将笔者所见一例报告如下。徐××男53岁已婚医师自觉复视、头晕、行路不稳10天,于1981年4月28日来诊,眼科检查:双眼视力1.0,周边、平面视野检查未见异常,双瞳孔等大,对光反射良好,双眼底正常,眼位正位,双眼球运动未见明显受限,集合机能尚好,无眼球震颤。复视检查:1.水平交叉复视;2.向右侧物象分离大;3.周边物象属左眼。神经系统检查,未引出病理性反射。因未确诊,回家观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