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笔者近年来,运用家传秘方治疗血管性头痛患者47例,疗效满意,兹介绍如下。一般资料男32例,女15例,15~40岁40例,40岁以上7例;全部病例均为门诊患者。治疗方药药物组成:生、炙甘草各50克,防风、羌活、柴胡、升麻各25克,酒制地黄、酒知母、酒黄柏各20克,黄芪、人中黄各15克。如风热上扰者加天麻、蔓荆子、川芎,酒芩,巅顶痛者加藁本;血瘀头痛者加桃仁、红花、没药、乳香;风寒头痛者加麻黄、细辛、附子;头痛呕吐者加姜半夏;久痛不止者加水蛭、蜈蚣、全蝎、九香虫。治疗结果47例全部治愈,服3~7剂治愈者35例,服8剂以上治愈者12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镰刀菌对太子参品质的影响和太子参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毒素在其煎煮过程中的迁移规律。方法:采用反式培养法,探讨镰刀菌侵染太子参后DON毒素积累变化及对太子参质量的影响,计算水煎煮后汤液DON毒素的迁移率。结果:受镰刀菌侵染后,太子参表面会形成1层白色菌丝和黑色沉积物,DON毒素在太子参中随时间推移显著增加;受镰刀菌侵染的太子参中总皂苷和多糖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5、2.0倍,而太子参环肽B含量显著降低。镰刀菌侵染太子参20 d后,DON毒素质量分数达到45.40μg·kg–1,DON毒素煎煮后转移率为12.50%~27.90%。结论:研究结果为制定中药材DON毒素限量标准及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临床疗效。方法查阅资料并结合工作实际。结果或结论中药剂量和质量决定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患者1,女,13岁,以“发现左颈肿物6个月,增大伴疼痛半个月”为主诉于2008年5月26日收入院。6个月前发现左颈部肿块,抗生素应用后肿块可减小。半个月前肿块突然增大,伴局部疼痛,抗生素治疗无效。查体:左侧胸锁乳突肌前缘甲状软骨外侧有-3.0cm×4.0cm大小包块,边界清,质韧,活动度差,压痛明显,按压后包块可变小。CT示:声门上区甲状腺前外侧气囊,边界清晰,与胸锁乳突肌粘连。  相似文献   
5.
<正>1胛缝于肩胛骨脊柱缘,靠近上下角处取之。左右共四穴。病例;王洪平,男,46岁,务农。于2004年9月22日就诊。主诉:肩背酸楚难当,巳五天,用  相似文献   
6.
11个月的宝宝夜晚突然发热,哭闹拒食,呼吸急促。急送医院后,医生检查发现孩子患的是急性会厌炎。经抢救,孩子脱离了危险。医生说,幸亏来医院及时,否则后果很严重。  相似文献   
7.
<正>1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安徽省44名在省柔道队训练的队员,训练年限3年以上,包括正式、长训、集训、试训运动员等。其中女队员19人,男队员25人;平均年龄19.23岁(15~29岁);平均身高170.42 cm(152~190 cm);平均训练年限5.83年(3~16年);运动健将6人,一级10人,二级22人。  相似文献   
8.
耳后皮下组织蒂皮瓣在耳前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耳后皮下组织蒂皮瓣在耳前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2006年5月~2010年10月间,应用耳后皮下组织蒂皮瓣修复耳前缺损32例。于耳后及乳突区设计耳后皮下组织蒂皮瓣,按设计线切开皮肤,自皮瓣远端开始向周围潜行分离形成皮瓣,旋转修复耳前缺损。结果:应用此法修复耳前缺损32例,切口均Ⅰ期愈合,皮瓣全部成活,术区平整,耳部形态满意,远期瘢痕不明显。结论:耳后皮下组织蒂皮瓣修复耳前缺损,方法简单,手术效果肯定,能达到良好的美学效果,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与比较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007-2010年我院50例锁骨骨折,分为保守治疗组与手术组,保守治疗组给予三角巾悬吊和石膏绷带固定,手术治疗组给予钢板内固定及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结果: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均取得良好的疗效,达到解剖对位,无骨折延期愈合,骨不连.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讨论:两者治疗效果均较好,但要掌握适应症.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