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后中间综合征(IMS)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15例IMS患者的临床表现、血胆碱酯酶活力及病程进行分析,观察药物及呼吸机治疗的疗效和转归。结果 IMS症状发生在急性中毒后24—106小时,所有病例均表现为呼吸困难,抬头困难和近端肌无力,胆碱酯酶活力为020U,9例存活(60.0%),4例死亡(26.7%),2例放弃治疗(13.3%)。结论 当IMS患者发生呼吸困难时,必须立即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为了减少通气过程中的呼吸机依赖,加强营养支持,防止感染,合理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使用咪达唑仑替代右美托咪定负荷量进行镇静治疗帮助降低心动过缓、低血压发生率的可行性。方法:选择ICU中不耐受经口气管插管,需镇痛镇静治疗的患者53例,随机分为咪达唑仑+右美托咪定组(28例)和右美托咪定组(25例),观察两组患者达到理想镇静状态(Ramsay评分4分、Riker评分4分)时间,10min后需增加负荷量方能达到理想镇静状态患者比例及心动过缓、低血压发生率。结果:咪达唑仑+右美托咪定组较右美托咪定组更快达到理想镇静状态。两组患者10min后需增加负荷量方能达到理想镇静状态比例、发生低血压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美托咪定组较咪达唑仑+右美托咪定组更易发生心动过缓。结论:使用咪达唑仑代替右美托咪定负荷量有利于更快达到理想镇静状态及降低心动过缓发生率,但本方案不能降低低血压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在ICU危重患者中,由于创伤严重、手术、感染、烧伤等极度应激,会引起强烈的应激反应,包括应激性高血糖,非糖尿病患者类似糖尿病症状,糖尿病患者则高血糖程度明显加重,导致机体高炎症反应状态和明显的能量代谢障碍,破坏机体内环境,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股骨髁冠状面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5例股骨髁部纵行骨折患者,采用AO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后1周在CPM机上行膝关节功能锻炼,6周扶拐不负重行走。结果本组患者随访1~2年,平均1年4个月,按Merchan等提出的膝关节评定标准,优4例,良1例。结论AO空心加压螺钉是一种治疗Hoffa骨折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否改善危重患者的预后。方法:将84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治疗组(CT组)和胰岛素强化治疗组(IT组),予胰岛素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泵人,使两组血糖分别控制于10.0-11.1mmol/L和4.4—6.1mmol/L。结果:CT组患者病死率、肾功能损害、发热例数、ICU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气管插管留置时间、日平均血糖均明显高于IT组,日胰岛素用量明显小于IT组。结论:危重病患者治疗中实施胰岛素强化治疗控制血糖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肺结核是世界上最古老、分布最广泛、危害人类健康时间最长的疾病之一。为了加强东辽县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卫生管理,保障全县人民的身体健康,我们就东辽县近年来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结核病发病情况做了调查分析。 1 调查对象和方法 以1994年至1998年东辽县从事公共场所从业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鉴于胰岛素治疗对糖尿病的积极作用,临床上需要应用胰岛素注射的病人也逐渐增加.很多病人长期甚至终身需要胰岛素替代治疗.为了了解病人对胰岛素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以便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对策,笔者对2003年1月~2004年12月需注射胰岛素的住院病人进行胰岛素相关知识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对策,以便帮助病人提高注射胰岛素的依从性,从而防止或延缓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糖尿病残废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脑氧摄取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脑氧摄取率 (Cerebralextractionofoxygen ,CEO2 )的变化规律及其基本原因。方法 根据GCS评分选取重度颅脑损伤患者 4 0例 ,于手术后当天至术后第 7天内经颈内静脉球部及股动脉同步抽取血样进行血气分析 ,计算出脑氧摄取率。结果 全部患者在术后 2 4h内脑氧摄取率均有明显升高 (t=0 4 8± 0 1 9) ,2~ 3d后开始呈现逐渐下降趋势。成活组患者下降幅度较小 ,基本上稳定在正常高限水平 (t=0 33± 0 1 6 )。死亡组下降幅度较大 ,在 5~ 7d左右下降幅度尤为突出 (t=0 2 4 5 8± 0 1 5 2 4 ) ,与成活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结论 脑氧摄取的变化反应了患者大脑神经细胞的机能状态和利用氧的能力 ,因此可将脑氧摄取率做为对治疗效果的评价和判断预后的重要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是以缺氧为主要表现的危重疾病 ,有关该病氧输送变化的研究 ,国内外已有诸多报道 ,但在高海拔地区尚无类似报道 ,本文旨在通过对其氧动力学的监测 ,充分了解高海拔地区ARDS患者氧输送的变化规律 ,为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理论依据。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2 0例患者均为外科系列创伤及感染所致的ARDS患者 ,其中男性 14例 ,女性 6例 ,年龄 17~ 6 4岁 ,A PACHEI评分平均分值为 2 1分。1 2 诊断 根据 1992年美国和欧洲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专题会议制定的标准 :①急性起病 ,病原明确 ;②…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研究工作的不断发展,信息交流构成了现代社会的一大风景线。高层次的学术交流活动愈加频繁和普及。学术论文作为学术交流的有力工具,越来越受到各学科专业工作人员的青睐。因此,如何写好学术论文便成为人们急欲掌握的本领。本文试从学术论文的发展、写作要求和写作模式方面,谈点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