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扶正化瘀胶囊抗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正虚血瘀是肝纤维化的基本病机,扶正化瘀胶囊是针对此基本病机制成的抗肝纤维化药物。十多年来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发现,该药可通过保护肝细胞、减轻肝损伤、抑制肝纤维化的形成等多种作用机制,来发挥其在抗肝纤维化、逆转肝纤维化、改善肝功能等方面的临床疗效。扶正化瘀胶囊是一个作用机制明确,值得临床大力推广的安全有效的抗肝纤维化药物。  相似文献   
2.
正透析间期体重增长(interdialytic weight gain,IDWG)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两次透析期间水、盐摄入的结果[1,2]。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IDWG正成为预测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指标之一。营养失调作为透析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正逐渐成为增加透析患者死亡率的因素之一。透析患者营养失调是多因素综合的结果,包括食欲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实脾固肾化瘀方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蛋白尿及足细胞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化瘀方组,蒙诺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采用静脉注射阿霉素(4mg/kg)法制成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造模后2周化瘀方组予实脾固肾化瘀方浸膏(43g/kg);蒙诺组予福辛普利溶液(2mg/Kg);正常和模型组予生理盐水每日1次灌胃。观察45d后留取大鼠24h尿蛋白定量,取血处死并取肾脏组织观察实脾固肾化瘀方组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足细胞的影响。结果:化瘀方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与蒙诺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观察化瘀方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及基底膜增生程度均较模型组明显改善。化瘀组透射电镜观察化瘀方组大鼠肾小球足细胞足突融合、基底膜增厚等病理变化均较模型组明显改善。结论:实脾固肾化瘀方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足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实脾固肾化瘀方治疗慢性肾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实脾固肾化瘀方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采用实脾固肾化瘀方治疗,对照组28例给予蒙诺口服,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24h尿蛋白定量和肾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部分证候积分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明显降低(P〈0.05);两组肾功能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脾固肾化瘀方治疗慢性肾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正>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maintains hemodialysis,MHD)是支持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生存的主要治疗方式,目前透析通路主要有人造血管,自体AVF及留置导管。参照国际指南的建议[1],长期性血管通路首选仍然是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它具备并发症少、操作简单、使用时间长、费用低等优势。但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各种因素会导致AVF失功[2],大大影响患者生存期。为了更好的规避一些可控的AVF失功危险因素,我们将本院接受治疗的MHD患者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可能影响AVF使用寿命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H观察FGF23Klotho轴在慢性肾脏病大鼠钙磷代谢中的表达变化,以及黄芪对钙磷代谢和FGF23Klotho轴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黄芪组,适应性饲养1周后,模型组及黄芪组大鼠按照250mg/kg给予腺嘌呤混悬液灌胃及含1.2%高磷饲料喂养4周,后改为腺嘌呤隔日灌胃2周,同时黄芪组用黄芪水煎剂12.5g/(kg·d)灌胃治疗,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给药前每组随机抽取3只大鼠采用心脏穿刺法采血2mL,测定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钙(Calcium,Ca)、血磷(Phosphorus,P),同时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FGF23、Klotho蛋白及25(OH)D3。给药6周后,处死取肾组织,HE染色观察其变化,同时腹主动脉取血检测Scr、BUN、Ca、P,并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PTH、FGF23、Klotho蛋白及25(OH)D3。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脏质量增加,Scr、BUN、Ca、P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PTH升高不明显;黄芪组大鼠肾脏质量较模型组减轻,Scr、BUN、Ca、P下降,PTH升高不明显,BUN、Ca、P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HE染色观察提示黄芪组较模型组正常肾小球数目增多,肾小管扩张程度降低,炎性细胞数量下降,腺嘌呤结晶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FGF23明显升高,Klotho蛋白及25(OH)D3明显减少;与模型组相比,黄芪组FGF23升高不明显(P<0.05),Klotho蛋白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 黄芪能减轻CKD病程中钙磷代谢异常,抑制FGF23过高表达,上调CKD大鼠Klotho蛋白的表达,延缓CKD大鼠肾功能进展,减轻肾脏病理损害,改善钙磷代谢。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实脾固肾化瘀方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和蒙诺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静脉注射阿霉素复制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造模后2周后,治疗组予实脾固肾化瘀方浸膏,蒙诺组予福辛普利溶液,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生理盐水。干预45d后,处死大鼠取腹主动脉血,观察各组大鼠血清SOD、MDA、T.AOC、NO、NOS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大鼠血清MDA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SOD、NO、NOS水平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P〈0.01),T-AOC水平与模型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实脾固肾化瘀方可抑制阿霉紊肾病大鼠脂质过氧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余承惠教授对难治性尿路感染的诊治有丰富经验。余老将尿路感染的病机概括为肾虚湿热,而正气不足、湿热逗留是难治性尿路感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关键。治疗上,余老强调辨治分虚实,祛邪扶正分主次,并重视风药的运用,酌情配合外治法,同时重视饮食调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规单次血液透析过程中透析充分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在江苏省中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规律血液透析的130例患者,观察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原发病、血管通路及单次血液透析中患者的透析前后尿素氮、透析时间、超滤量、血流量、透析后体质量及超滤量/干体质量(%),利用公式计算得出尿素清除指数(Kt/V)作为评估透析充分性指标。根据Kt/V结果分为达标组(Kt/V≥1.2)与未达标组(Kt/V1.2),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单次血液透析充分性与临床数据的关系。结果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单次透析时间(P=0.00)、透析后体质量(P=0.00)、超滤量/干体质量(%)(P=0.02)与Kt/V相关,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单次透析时间(β=0.365,P0.05)、透析后体质量(β=-0.47,P0.05)是单次血液透析Kt/V的独立影响因素,且单次透析时间与Kt/V呈正相关,透析后体质量与Kt/V呈负相关。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单次血液透析的透析充分性与单次透析时间呈正相关、与透析后体质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余承惠教授在慢性肾脏病诊断上主张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首先提出慢性肾炎"湿热论"。对于病程日久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在治疗上重视补益药的运用,因此类患者风湿毒邪缠绵日久,易导致机体虚实夹杂的病理状态,临证如能正确运用补益及温阳药,多取得良好的效果。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