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世博会园区生活垃圾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测了上海世博会园区生活垃圾产生量、组成及产生特征.根据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理念,对生活垃圾的全过程管理进行了探讨,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院自 1996年起应用T管架桥内引流术治疗不能切除的壶腹周围癌症 10例 ,取得了良好的减黄效果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 8例 ,女 2例 ,平均年龄 68( 5 8~ 74)岁。术前血清总胆红素平均 2 99.3 ( 13 3 .6~ 43 3 .6) μmol/L。术中探查证实壶腹周围癌侵犯周围血管或有远处转移 ,不能切除而应用本法作减黄手术。1.2 手术方法寻及肿块近端扩张之胆管 ,切开后置入F18~ 2 2 号T管短臂后缝合胆总管。再将T管长臂通过横结肠系膜无血管区戳孔穿出 ,取距Treitz韧带 2 0~ 3 0cm空肠 ,对系膜缘戳孔插入T管长臂 4~ 6cm后双荷包缝…  相似文献   
3.
从本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胃癌患者中随机选择8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实施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观察两组的近期临床效果,并进行比较。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排气时间观察组也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方面,观察组也显著少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6个月,两组患者均未见复发现象。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可以获得良好的近期临床疗效,较之开腹胃癌根治术具有一定的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等电聚焦技术调查了上海地区汉族人群(420例)酯酶D(EsteraseD,EsD)多态性分布。EsD基因频率为EsD^1=0.6274;EsD^2=0.3607;Esd^7=0.0119。对不同人群EsD的频率分布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黄浦江、苏州河水葫芦整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对黄浦江、苏州河主干流的水葫芦整治的措施、经验以及今后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6.
联合后-前胆囊三角入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联合后-前胆囊三角入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经联合后-前胆囊三角入路解剖胆囊管及胆囊动脉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2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38例患者安全地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出血4例,均于镜下止血成功;中转开腹2例。全组无胆管损伤,发生漏胆2例,经引流自愈。结论联合后-前胆囊三角入路解剖胆囊管及胆囊动脉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是一种安全、容易掌握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出血的临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诸多优势,已成为良性胆囊疾病外科治疗的金标准。其发生术中出血较开腹手术时处理困难,是LC中转开腹手术的重要原因,充分认识和正确处理术中出血是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能。我院近3年(2007年1月~2010年5月)开展LC手术249例,有10例出现术中出血,现将出血原因及处理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完全切断颈后伸肌群的方法,建立针刀治疗的动静力失衡性大鼠颈椎间盘退变模型,为针刀治疗颈椎病提供一种较可靠的实验模型。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8只)、对照组(18只),每组又分1个月、3个月、5个月组,每组6只,模型组采用手术方法完全切断颈后伸肌群,对照组行伪手术。造模术后于相应时间点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并进行免疫组化和定量多聚链反应(PCR)检测Ⅰ、Ⅱ型胶原表达强度及基因表达变化。结果组织形态学观察:颈椎间盘退变程度逐渐加快、加重,模型组颈椎间盘退变较对照组明显;3个月时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型胶原蛋白检测:(1)免疫组化染色法,Ⅰ型胶原与椎间盘退变呈正相关性,Ⅱ型胶原与椎间盘退变呈负相关性,二者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发生转换。模型组Ⅰ、Ⅱ型胶原表达均在3个月时较对照组明显(P0.05),而对照组Ⅰ、Ⅱ型胶原表达5个月较1个月时才开始明显(P0.05)。(2)PCR检测:随着椎间盘退变进程,Ⅰ型胶原基因表达逐渐增加;Ⅱ型胶原基因表达逐渐减少。模型组Ⅰ、Ⅱ型胶原基因表达均在3个月时较对照组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完全切断颈后伸肌群可造成大鼠颈椎动静力失衡,从而加快颈椎间盘退变进程,3个月时即退变明显,为针刀治疗颈椎病的机制研究提供一种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苏州市汉族女性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和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TRR)基因多态性的频率特征。方法以苏州市644例汉族女性为研究对象,检测MTHFR C677T、A1298C和MTRR A66G的基因分型。统计分析基因多态性的频率特征,并与已报道的其他地区汉族女性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苏州市汉族女性的MTHFR C677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淄博、郑州、松滋、昆明、德阳、惠州、琼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HFR A1298C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淄博、松滋、德阳、惠州、琼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RR A66G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琼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苏州市汉族女性MTHFR和MTRR基因多态性频率不同于其他地区,具有地域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严重多发伤急诊救治原则,本文将近几年治疗的36例经验与教训分析报告于下。1临床资料11病例:36例皆为>2个解剖部位伤,而且损伤严重度评分>16者U,人男24例,女12例。年龄15~69岁。皆因外伤。其中多发性肋骨骨折18例,皿气胸5例,肺挫伤2例,脾破裂19例,肝破裂9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