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磁脉冲对茶叶的作用表明:该茶可清除体内过多的自由基,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对慢性疾病恢复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具有抗氧化、抗衰老之功效。  相似文献   
2.
锁骨骨折为常见的上肢骨折.随着近年来采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比例日渐增多,锁骨骨折内固定断裂也日益常见[1].本次研究对21例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内固定断裂,采用更换内固定物,必要时植骨的方法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侧微切口辅助骨折复位,结合外侧切口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IV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共用内侧微切口辅助加外侧切口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30例,直视下复位跟骨距下关节面,解剖钢板内固定维持固定。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7.5月(12~23个月),采用AOFAS评分标准评定足部功能恢复情况,平均得分(84±6)分。28足正常愈合,1足延迟愈合,创口皮缘坏死1足.无感染病例。结论内侧微切口辅助切复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跟骨骨折是一种有效方法,有利于关节面及跟距关节的复位,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并发症减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内侧微切口辅助骨折复位,结合外侧切口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疗效. 方法 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共用内侧微切口辅助加外侧切口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30例,直视下复位跟骨距下关节面,解剖钢板内固定维持固定. 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7.5月(12~23个月),采用AOFAS评分标准评定足部功能恢复情况,平均得分(84±6)分.28足正常愈合,1足延迟愈合,创口皮缘坏死1足,无感染病例. 结论 内侧微切口辅助切复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跟骨骨折是一种有效方法,有利于关节面及跟距关节的复位,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并发症减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北京口岸移民人群日市结核的发病及感染情况,建立出入境口岸防控结核病科学有效的监测管理体系,防止结核病通过口岸跨境传播。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13年6月期间l5598名赴美移民结核病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15岁组的2488名儿童均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或7下扰素体外释放试验;≥15岁组13110名均摄x线胸片,对所有x线胸片可疑的401例肺结核患者进行痰涂片和痰培养检查,对11例培养阳性菌株进行结核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和抗结核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按照美国CIX"结核病筛查指南要求并参照我国肺结核诊断标准确定:(1)继发(}舌动)性肺结核:≥15岁组13110名x线胸片提示可疑肺结核401例,从中确诊肺结核患者15例(检出率114.42/10万),其中菌阳11例,菌阴4例(检出率分别为83.91/10万和30.51/10万);(2)非活动性肺结核:≥15岁组确诊非活动性肺结核386例,检出率2944.32/10万;(3)儿童潜伏结核分枝杆菌感染:2~〈15岁组2488名儿童中共444例确诊为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其中结核菌素试验硬结平均直径≥10mm、者423例,7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阳性者2l例,儿童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率17845.66/10万,444例x线胸片均未见异常;(4)≥15岁组密切接触者2例;(5)细菌学检测:≥15岁组中X线胸片异常的401例均进行3个痰标本检测。检出涂阳培阳4例、涂阴培阳7例和涂阴培阴390例;1l例菌株均属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结果为敏感株9例,耐药株2例(1例为MDKTB,1例为PDRTB);(6)活动性肺结核以60岁及以上组检出率最高,为371.52/10万(6/1615);15~〈30岁组次之,检出率为145.88/10万(G/4113)。结论对口岸地区的≥15岁年龄组x线胸片异常者作为肺结核的防控重点人群,2~〈15岁组人群结核菌素试验硬结平均直径≥10mm或γ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阳性者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合肥市幼托机构手足口病聚集性发病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合肥市手足口病聚集性发病流行特征,探讨幼托机构手足口病聚集性发病危险因素,为制定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现场调查合肥市2012年手足口病聚集性发病情况,随机抽取60家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幼托机构,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抽取同时期未发生聚集性疫情的60家幼托机构,探讨手足口病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危险因素。结果全年共发生220起聚集性疫情,其中210起发生在幼儿园,其余10起发生在家庭和社区。手足口病高发期间,聚集性病例未及时隔离,户外组合玩具数量多,住宿房间拥挤,托幼机构教师防治知识知晓率低对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发生有促进作用。疾控部门对聚集性疫情采取防控措施早,疫情规模越小。结论落实手足口病综合防治措施能够推迟、减少甚至杜绝手足口病在托幼机构中的蔓延。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不同补片放置层次(肌后修补术与腹腔内修补术)治疗外科手术切口疝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 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切口疝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腹腔内修补术35例(腹腔组),肌后修补术37例(肌后组),观察2组手术基本情况(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术中出血量)、并发症(肠管损伤、肠梗阻、肠瘘、切口感染、切口脂肪液化);术后第1天、第3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随访1年的复发情况。 结果腹腔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较肌后组短,而腹腔组术中出血量低于肌后组,但腹腔组住院总费用高于肌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组肠管损伤、肠梗阻、切口感染及切口脂肪液化等发生率低于肌后组,腹腔组见1例(2.86%)肠瘘并发症,肌后组未有肠瘘并发症出现,2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腹腔组复发0例,肌后组在术后7个月时有2例(5.71%)复发,2组复发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两种术式不同补片放置层次方法治疗切口疝均有效,但腹腔内修补术治疗效果更佳,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活性因子和血脂变化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8年1—11月期间,来该院治疗3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受检查的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完成6h的脂肪餐负荷试验。观察组患者依照其空腹状态、餐后4 h的体内TG(三酰甘油)指标水平,测量两组餐前后的NO、ET-1、等指标,与TG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餐后的不同时间段,体内TG水平指标相较对照组受检者明显较高、但NO水平则相较对照组受检者明显较低、ET-1水平则相较对照组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在餐后4 h的PAI-1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明显较高,但是t-PA则相较对照组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TG水平与NO以及t-PA呈现负相关,但是与ET-1、t-PA则呈现正相关。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异常,会致使机体的血管内皮活性因子发生平衡失调情况,机体的NO以及t-PA水平也明显降低,但是ET-1以及PAI-1则明显提升,因此在当前临床中可以对作为早期发现患者餐后高TG血症发生行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9.
经皮插入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胫腓骨是长管状骨中最常发生骨折的部位,约占全身骨折的13.7%[1],其远端骨折不适用髓内固定,常用钢板进行内固定,但因胫骨全长的内侧1/3位于皮下而无肌肉组织保护[2],外伤时软组织常遭受挫伤致局部肿胀,若处理不当,易造成皮肤坏死、内固定骨质外露、骨折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等并  相似文献   
10.
吴思远 《现代养生》2012,(19):62-64
"水是万病之源,也是万药之祖"。改变饮水质量是当务之急,采用既方便又实用的国家发明专利技术,达到非极性、稳定的、弱碱性小分子水,贴近百姓,造福人类,目标为建立新的国际优质饮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