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对比葶苈子、薏苡仁、车前子利水功效,并观察其作用机制异同点。方法代谢笼法考察葶苈子(2.34 g/kg)、薏苡仁(7.00 g/kg)、车前子(3.50 g/kg)的利尿作用,冰点降低法、酶法、离子选择电极法、ELISA法、Western blot法研究其利尿机制。结果葶苈子、薏苡仁、车前子显著增加水负荷大鼠给药7 h后的尿量(P0.05)以及降低水负荷大鼠给药7 h后的体质量(P0.05),且三者对尿肌酐(Ucr)、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无显著影响(P0.05)。葶苈子主要通过降低血清Na+、心钠素(ANP)、脑钠素(BNP)、肺中AQP3、肾脏AQP1与AQP2水平来发挥利尿作用;薏苡仁主要通过降低血清Na+、Cl-、ANP、肺中AQP3、胃中AQP3、肾脏AQP1与AQP2水平来发挥利尿作用;车前子主要通过降低血清Na+和Cl-、肺中AQP3、胃中AQP3、肾脏AQP1与AQP2水平来发挥利尿作用。结论 3味药材都具有显著的利尿效果,对肾脏无明显损害。主入肺经的葶苈子对利钠肽系统影响较大,主入脾经的薏苡仁对胃AQP3影响较大,主入肾经的车前子对钠氯转运以及肾脏AQPs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确定白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最佳有效组分及其与桑白皮配伍的最佳比例,并初步探讨其有效组分发挥疗效的机制。方法采用阿霉素大鼠肾病模型,以大鼠24 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H)、大鼠血清肌酐(Cre-S)和尿素氮(BUN)的水平为评价指标筛选白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最佳有效部位以及配伍的最佳比例;采用ELISA法检测各化学拆分组分的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水平,观察各化学拆分组分HE染色的肾组织切片,初步探讨其有效组分发挥疗效的机制;通过检测尿量、精氨酸加压素(AVP)、水通道蛋白2(AQP2)、水通道蛋白1(AQP1)的水平,初步探讨其配伍疗效后优于单味药的作用机制。结果给药3 w后,低剂量(2.8 g·kg~(-1))组大鼠24h尿蛋白、Cre-S、BUN、TG、TCH、Alb水平均有明显改善(P0.05),为最佳给药剂量;白术多糖组分组大鼠24h尿蛋白、Cre-S、BUN、TG、TCH水平均有明显改善(P0.05),为最佳有效组分;同时白术多糖组分能够降低IL-6和TNF-α水平,升高SOD水平,改善肾组织损伤;桑白皮加白术的最佳配伍比例1∶1,与单味药桑白皮组相比,1∶1配伍组能够显著提高大鼠尿量、降低AVP和AQP2水平(P0.05)。结论白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最佳有效组分为多糖组分。可能是通过抗氧化抗炎改善肾组织损伤,从而发挥疗效;同时桑白皮与白术最佳配伍比例为1∶1,二者合用能够降低AVP相关水平,增强利尿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桑白皮各化学拆分组分对阿霉素肾病大鼠水钠潴留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6.5 mg·kg~(-1))建立阿霉素肾病模型,造模7 d后开始ig给药,连续给药21 d。实验期间于第7,14,21,28天留取尿液,检测大鼠尿量,24 h尿蛋白,尿钠及尿渗透压。给药3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液渗透压、电解质及血液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肌酐(Cr),抗利尿激素(AVP)的含量,同时计算肾脏指数,并检测肾脏中抗利尿激素V2受体(AVPV2R),水通道蛋白-2(AQP2)的水平及Na+-K+-ATP酶的活性等指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olt)检测肾脏AQP2的表达。结果:桑白皮水煎液能够降低阿霉素肾病大鼠的尿蛋白含量,改善低蛋白血症与高脂血症,并且以低剂量(476 mg·kg~(-1))效果最好;各化学拆分组分中桑白皮30%乙醇洗脱组分能够显著降低阿霉素肾病大鼠24 h尿蛋白,TC,TG,AVP,AVPV2R,AQP2含量,降低Na+-K+-ATP酶活性及肾脏指数(P0.05,P0.01),能够明显增加阿霉素肾病大鼠ALB,尿量,尿钠及尿渗透压(P0.05,P0.01)。结论:桑白皮水煎液能够显著改善阿霉素肾病大鼠的各项病理症状,其30%乙醇洗脱组分为最佳有效部位,且其改善阿霉素肾病大鼠水钠潴留的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浆AVP,肾脏AVPV2R,AQP2表达及Na+-K+-ATP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麻黄及各拆分组分对肾阳虚水肿模型大鼠的影响,探讨功效与药性之间的关系,并初步讨论其作用机制。方法:用氢化可的松联合盐酸多柔比星复制肾阳虚水肿大鼠模型,即造模第1,8天分别尾静脉注射盐酸多柔比星(4,3.5 mg·kg~(-1)),与此同时,连续15 d腹腔注射氢化可的松注射液(3.75 mg·kg~(-1)·d-1)进行造模。造模结束后,将造模成功大鼠分为模型组,桂附地黄丸组(1.4 g·kg~(-1)),麻黄水煎液低(1.17 g·kg~(-1)),中(2.34 g·kg~(-1)),高(4.68 g·kg~(-1))剂量组,麻黄生物碱(0.020 g·kg~(-1)),非生物碱(0.105 g·kg~(-1)),醇沉(0.132 g·kg~(-1)),挥发油(0.933 3×10-3m L·kg~(-1))组,同时设立正常组,各组大鼠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10 m L·kg~(-1)),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同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灌胃给药28 d。给药结束后,大鼠代谢笼法检测24 h尿量;考马斯亮蓝G-250染料结合法(CBB法)检测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检测血清环磷酸腺苷(c AMP),环磷酸鸟苷(c GMP),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雌二醇(E2),睾酮(T)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olt)检测肾脏水通道蛋白1(AQP1),水通道蛋白2(AQP2)含量。结果:麻黄水煎液和生物碱拆分组分能够显著性增加大鼠24 h尿量,血清c AMP,T3,T4和E2的水平(P0.05,P0.01);麻黄水煎液和生物碱组分能够显著性降低大鼠24 h尿蛋白,c GMP,T的含量以及肾脏AQP1和AQP2的表达(P0.05,P0.01)。结论:麻黄具有显著的利水消肿功效,生物碱为最佳有效组分,且其利水消肿机制可能与降低肾脏AQP1和AQP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麻黄水煎液及拆分组分的利尿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水负荷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氢氯噻嗪组(0.017 g·kg~(-1)),麻黄水煎液组(2.34 g·kg~(-1)),生物碱组(0.020 g·kg~(-1)),非生物碱组(0.105 g·kg~(-1)),醇沉组(0.132 g·kg~(-1)),挥发油组(0.9333×10-3m L·kg~(-1)),各组给予相应药物,空白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采用大鼠代谢笼法,观察麻黄水煎液及拆分组分对大鼠尿量的影响;微板法检测尿氯(Cl-)、尿钾(K+)水平;比浊法检测尿钠(Na+)水平;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尿渗透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浆抗利尿激素(ADH),肾脏水通道蛋白2(AQP2)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肾脏水通道蛋白2(AQP2)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麻黄水煎液和生物碱组分能显著增加大鼠尿量和尿液电解质排泄,降低尿渗透压,ADH,AQP2水平(P0.01或P0.05)。结论:麻黄具有显著的利尿作用,其利尿作用的组分主要为生物碱,且发挥利尿作用的机制可能与降低ADH的水平和AQP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阿霉素诱导的肾病综合征大鼠尿液代谢物谱的检测,探讨白术配伍桑白皮后对肾病综合征大鼠体内代谢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技术分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贝那普利组、白术组、桑白皮组以及白术配伍桑白皮组大鼠的尿液样本。通过SIMCA-P13.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研究白术配伍桑白皮后对肾病综合征大鼠体内代谢的影响并确定与之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构建代谢网络。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给药后大鼠尿液代谢轮廓趋向正常对照组,32个与肾病综合征相关的差异标志物水平有向正常水平回调的趋势,且给药白术配伍桑白皮相比于仅给白术或桑白皮有更为明显的回调趋势。受干扰的代谢通路主要涉及色氨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2-氧代羧酸代谢等。结论:白术与桑白皮配伍应用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肾病综合征模型大鼠体内的代谢紊乱,且相比于单独使用白术或桑白皮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