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
目的:研究大环内酯类耐药卡他莫拉菌的临床特点、药敏及耐药机制。方法:留取住院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痰标本分离48株卡他莫拉菌,建株保存,分析卡他莫拉菌对大环内酯类敏感及耐药患儿的临床特点;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头孢硝噻吩色原法测定茁鄄内酰胺酶,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大环内酯类耐药机制。结果: 48株卡他莫拉菌β-内酰胺酶的产酶率为93.8%(45/48);卡他莫拉菌对红霉素和阿奇霉素耐药率分别为56.3%和41.7%。在23S rRNA突变位点检测中,A2982T、C3132T 等突变位点与大环内酯类耐药可能有关,未发现ermA、ermB、mefA 及merE等耐药基因。耐药组更多表现为喘息、肺部喘鸣音,与敏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他莫拉菌β-内酰胺酶的产酶率、对大环内酯类的耐药性均日益增加,大环内酯类耐药组患儿更多表现为喘息,卡他莫拉菌耐药机制可能与23S rRNA位点发生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996~2000年我院共收治48例母乳性黄疸患儿,其中男28例,女20例;均为足月新生儿生后即母乳喂养。早发型38例,晚发型10例。入院时仅有20例为新生儿,其余28例已超过新生儿期,年龄最小7d,最大56d。29例为生理性黄疽持续不退,19例为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出现或减轻后又加重,无明显诱因。1.2 诊断依据①生后母乳喂养足月儿多见。②生长发育正常,除外其它疾病所致的间接胆红素升高。肝功能正常,HB-sAg(-)。③停喂母乳48~72h后胆红素即可明显降低,如再喂母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新医科背景中互联网思维下将思政教育融入神经病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佳木斯大学2022级临床专业学生200名,以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学生分为两组,每组各100名。研究组采取在PBL、CBL混合式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融入互联网背景下的思政教育;对照组采取PBL、CBL混合式教学方法。根据成绩及课程满意度评价教学效果。结果:研究组的课堂表现、随堂测验、实践成绩、分析讨论、团队配合、期末考试及综合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调查问卷分析结果提示研究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在PBL、CBL混合式教学方法下融入思政教育的授课方法较未融入思政教育的PBL、CBL混合式教学方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凤尾蕨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制备液相及重结晶等方法从凤尾蕨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纯化出化合物,利用NMR和质谱解析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凤尾蕨7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7-O-芸香糖苷(1)、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2)、β-胡萝卜苷(3)、芹菜苷(4)、绿原酸(5)、槲皮素-3-O-芸香糖苷(6)、4-O-咖啡酰奎尼酸(7)、山柰酚-3-O-芸香糖苷(8)、β-谷甾醇(9)、油酸(10)、槲皮素-7-O-芸香糖苷(11)、咖啡酸(12)、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4′-O-α-L-鼠李糖苷(13)、luteolin-7-O-β-D-glucuronopyranosyl-(1→2)[α-L-rham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14)、女贞苷(15)、木犀草素-7-O-β-D-龙胆二糖苷(16)、黑曲霉糖(17)。结论:其中,化合物1、7、14~1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2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脓性脑膜炎是儿科常见的严重感染性疾病,发病急,病情重,并且可引起各种神经系统后遗症,严重威胁小儿健康。随着诊治水平的不断提高,本病预后已有明显改善。笔者在北京儿童医院进修期间共收治20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现将有关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含服康复新液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3例疱疹性口腔炎患儿随机分为康复新组(51例)和常规治疗组(52例)。常规治疗组局部喷揿利巴韦林气雾剂,康复新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含服康复新液,共治疗5 d。检测患儿WBC、CRP水平,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康复新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94.1%比78.8%;χ2=3.895,P<0.05)。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康复新组口腔溃疡愈合时间[(5.8±1.3)d比(7.9±1.5)d,t=10.715]、体温恢复时间[(2.1±1.1)d 比(3.3±1.5)d,t=4.623]、口腔黏膜充血及水肿消除时间[(4.3±1.3)d 比(5.3±1.4)d,t=3.755]均显著缩短(P<0.01)。康复新组 WBC[(6.5±2.2)×109/L 比(9.4±2.3)×109/L,t=6.537]、血清CRP水平[(6.7±1.2)mg/L比(9.7±2.5)mg/L,t=12.686]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含服康复新液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单用西医常规疗法,缩短症状和体征缓解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诊断为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且服用药物治疗的65例患儿进行智力测定,探讨药物是否对患儿智力造成影响。方法:分别在服药前及服药10 d、服药后3个月应用中国韦氏智力量表(C-WISC)各进行智力测定,将测定的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10 d及3个月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哌啶醇对抽动症患儿的智力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毛细支气管炎19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7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治疗方法等资料进行分析;使用Epi Info 20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治疗方法包括抗病毒治疗、镇静平喘、激素雾化、免疫治疗、中药等。结果197例患儿中农村患儿121例(61.4%),男孩144例(73.1%);发病季节以12月、1月、2月为最多,共142例(72%),1岁以内168例(84.3%),病程10~15天110例(56.1%),有湿疹史158例(80.2%),咳喘197例(100%),呼吸发憋158例(80.2%);发热51例(25.9%);合并贫血121例(60.4%)。此外还可以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中毒性脑病、腹泻、肝脏损害、心肌损害等并发症。结论毛细支气管炎在北方冬季好发,小于1岁男孩、居住农村、有湿疹史及伴贫血均为高危因素;除常规治疗外,激素雾化对缓解喘憋症状及预防哮喘发生有效。  相似文献   
9.
西米替丁(cimetidine,CMD)又名甲氰米胍,是组胺H2受体阻断剂,近年来发现它许多新用途,对许多非溃疡性疾病显示出良好的效果。本文对CMD在儿科临床用综述如下。1 水痘 洪庆成等[1]用甲氰米胍(CMD)治疗水痘取得满意疗效。他们将39例起病在2d内的水痘患者,随机分两组,两组均用VitB12、吗琳胍、扑尔敏治疗。其中甲组再加用CMD按15mg/(kg·d),分 3分服用,共用 5d,均于服药后第 2、4、6、8d复诊1次,痊愈时复诊1次。结果甲组患儿在热退、斑丘疹隐退、疱疹干涸结痂、痊愈…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报告  例1,患儿,男,5岁,主因咳嗽2d,发热1d,血尿1次入院。患儿肉眼血尿,不伴尿频、尿急、尿痛,不伴水肿,尿少。查体:T38.5℃,P100/min,R22/min,BP10/6kPa,神清,精神萎靡,呼吸平稳,全身皮肤粘膜无皮疹及出血点,颜面及双下肢无水肿,咽充血,扁桃体无肿大,心、肺、腹无异常。实验室检查:WBC12.7×109/L,N0.72,L0.28,Hb104g/L,RBC4.98×1012/L,入院时尿常规:Pro(),Blo(),第3d尿常规转为正常。双肾B超检查:左肾静脉跨过腹主动脉后略增宽,不除外局部压迫后狭窄。肾脏MIR:左肾静脉跨跃腹主动脉段狭窄。入院第4d尿常规转正常。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