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杨文波  徐炎  吴佳琦  孙丽平 《吉林中医药》2021,41(12):1575-1578
风邪是小儿肺系疾病的主要病因,本文总结了王烈教授从"外风"论治小儿肺系疾病所提出的解表散风、化痰除风、活血祛风、解毒消风四法,及应用以上四法治疗小儿感冒、过敏性鼻炎、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肺炎喘嗽等疾病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基于冰冻切片的人体骨盆有限元模型,以用于研究骨盆非线性生物力学特性。方法 采用“中国数字虚拟人”第1例男性冰冻切片数据,运用切片图像处理软件CryoSegmentation提取出骨轮廓线,分别建立骨皮质、骨松质线模型和有限元模型。骨与软骨选用SOLID92四面体十节点单元,韧带采用2D索单元LINK10,分别赋予材料属性。结果 按骶髂关节为融合状态进行模型计算,应力主要集中部位是椎骨前面、骶髂关节面及周边、髂骨弓、坐骨大切迹、髋臼侧缘以及股骨颈;骶髂关节面应力主要集中在耳状面周缘,最大位移发生在L3;融合状态下各韧带所承拉力都较小。结论 基于冰冻切片的建模方法可获取更为精确的人体解剖结构信息,包含软组织条件的骨盆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是基于CT和MRI有限元建模方法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3.
黄体是雌性动物生殖周期中形成和退化的一种暂时性的内分泌组织,由排卵后残留的卵泡组织发育而来,这一过程与血管的快速增生密切相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调节血管增生过程的最重要的刺激因子,在新生黄体形成中同样具有重要调节作用。VEGF受缺氧诱导因子(HIF)-1α亚单元和β亚单元组成的异二聚体转录因子HIF-1调控。由于卵巢卵泡的破裂排卵以及新生血管网的缺乏,导致卵巢局部处于缺氧状态,诱导了HIF-1α表达的增加,并通过VEGF依赖性血管增生参与新生黄体的形成过程。本文主要从排卵前与排卵后卵巢局部缺氧情况阐述黄体形成过程中卵巢功能与组织结构的变化情况,旨在进一步理解缺氧在黄体形成与卵巢生理调节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骨盆合并髋臼骨折的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骨盆合并髋臼骨折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2007年5月~2009年5月收治的558例患者中的50例骨盆合并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类型、合并损伤、ISS评分、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预后等情况.结果 骨盆合并髋臼骨折发生率为8.5%,平均年龄(33.9±13.3)岁.最常见的致伤原因为车祸伤,最常见的骨盆骨折类型是AO/OTA 61A2和61B1型,最常见的髋臼骨折类型是AO/OTA 62A1和62B1型.双侧耻骨支骨折是最常见的前环损伤,同侧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是后环损伤最常见的形式.此外,头、胸、腹部以及四肢损伤是常见的合并伤.25例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从受伤到接受手术时间为平均6.0 d(0~15 d),平均住院时间为16 d(10~22 d).平均随访时间为14个月(12~14个月),骨折均愈合.术后髋臼复位Matta分级中解剖复位9例(36.0%),良好11例(44.0%),可5例(20.0%);差(0).术后Majeed评分优良22例,占88.0%.结论 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是一种严重的高能损伤类型,在急诊抢救复苏、诊治以及二期手术精确复位方面均存在很多困难.为获得良好的髋臼复位,骨盆后环损伤的早期精确复位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咽炎含片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法鉴别咽炎含片中黄芩、野菊花、射干三味药材;并用HPLC法测定有效成分绿原酸的含量.结果 咽炎含片中绿原酸线性的关系良好,其线性范围为0.066-0.330 lag(r=0.9998),回收率为98.1%,RSD=0.8%.结论 所建方法 简便、迅速,可有效地控制咽炎含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王烈教授总结儿童抽动障碍的早期表现,将该病诊断为"妄为证",提出应早治疗、早干预,分两期进行辨证论治,自拟系列方剂,发作期用抽动灵加减心肝同调以止动,缓解期以安脑饮加减滋肾养脑以安神,同时配合"动而解对策",简便效廉。附案例1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7.
慢传输型便秘为功能性便秘中最常见的一个类型,受其困扰的人群众多,且该病反复发作难以根治,根据中医的辨证论治思想,以“健脾运脾,运脾调气”为治疗原则,本文将着重从运脾的角度进行探讨,对本病的中医治疗思路与方法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骨盆创伤各流程的主要危险因素,构建适合临床需要的全生命周期数据库,为流行病学调查和制定损伤控制预案提供参考.方法 对既有医院信息系统的骨盆创伤数据进行分析,讨论临床流程各阶段的主要评估指标和数据类型,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创伤严重度指数、基础疾病、骨折分类、专科治疗、康复和随访信息等.结果 在创伤评分系统V3.0的基础上,开发骨盆创伤临床ACCESS数据库,收录2007年11月-2009年5月的588例骨盆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初步分析.结论 骨盆创伤临床数据库可作为通用型网络版创伤数据库系统的特定模块,大规模、多中心、标准化的骨盆创伤数据对于形成前瞻性的损伤控制预案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nstruct the clinical database on pelvic trauma life cycle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s and development of pelvic damage control plan. Methods The existing pelvic trauma data of the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was analyzed to discuss the main evaluation indicators and data types at different stages, including basic data, injury severity index, underlying disease, fracture classification, specialist treatment, rehabilitation and follow-up information. Results Based on the V3.0 trauma scoring system, the clinical pelvic trauma ACCESS database was developed. The data of 588 patients with pelvic trauma were collected from November 2007 to May 2009 and preliminarily analyzed. Conclusions Clinical database of pelvic trauma can be used as the specific modules of general network trauma database system and a large-scale, multi-center and standard pelvic trauma database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eparation of the prospective damage control plans.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孤立性髂骨翼骨折的临床特点与治疗策略.方法 2005年11月至2009年5月共收治38例未累及骨盆环的髂骨翼骨折患者,男32例,女6例;年龄25~87岁,平均47.9岁.开放性骨折7例(均为Gustilo-Andemon Ⅰ型),闭合性骨折31例.无移位或轻度移位骨折19例,明显移位骨折19例.髂骨翼骨折患者平均损伤严重程度评分为(14.2±12.0)分(4~43分).对于开放性骨折予以急诊清创引流并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19例无移位或轻度移位患者及1例明显移位而无法手术的患者行保守治疗,其余18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 38例患者治疗后获平均13.2个月(6~18个月)随访.骨折复位情况根据Marta标准评定:优30例,良6例.末次随访时X线片示所有患者骨折均获愈合.随访期间无感染、内固定失效、异位骨化等并发症发生.9例患者髋部劳累后疼痛,2例轻度跛行.26例恢复原工作,6例改变工作,6例仍未工作.根据Maieed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24例,良8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为84.2%.结论孤立性髂骨翼骨折临床不常见,但易合并其他部位损伤.对于移位的髂骨翼骨折,良好的复位是获得满意功能结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生物分配胶束液相色谱(BMC)建立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某些药动学性质具有预测能力的定量保留-活性关系(QRAR)模型。方法通过油水分配系数(logP)研究BMC中Brij35的浓度,用已优化的色谱条件分析测定模型药物。根据实验所得容量因子(K)与文献所得生物活性参数,采用软件进行拟合,建立各参数的QRAR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自身评价。结果AUC、t1/2α,t1/2β和F%的QRAR模型在置信度95%的水平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预测能力较优。Lag-T、ρmax的QRAR模型在此置信水平上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单一参数(K)来预测β-内酰胺类药物某些生物活性是可行的,QRAR色谱模型是一种研究药动学的有效模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