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目的:观察自拟愈疡散对结肠癌化疗致口腔黏膜炎患者免疫功能及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60例结肠癌化疗后出现口腔黏膜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生理盐水漱口,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愈疡散涂抹,2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口腔黏膜炎愈合时间及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口腔黏膜炎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比例、CD4+比例、CD4+/CD8+比值及IL-2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CD8+比例、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生理盐水漱口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愈疡散涂抹治疗结肠癌化疗致口腔黏膜炎,可缩短口腔黏膜炎愈合时间,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2.
正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科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而黏膜损伤因素和防御因素的失衡已为广大学者所认同,其多由幽门螺杆菌(HP)感染诱发~([1])。针对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目前主要采用质子泵抑制剂联合两种抗生素的三联疗法,然而,HP的耐药问题导致HP根除率下降,进而严重影响了溃疡的愈合质量,并且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也影响了患者对HP相关性溃疡治疗的依从性。笔者临床实践发现,采用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反流性食管炎的病因、病机,采用降逆浊气、调和肝胃,疏肝解郁、清泻胃热以及和胃制酸的用药原则,并列举了对症治疗的具体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中医证型与胃蛋白酶原(PG)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经胃镜及病理组织活检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08例,中医辨证分为脾胃虚弱证、肝胃气滞证、脾胃湿热证、肝胃郁热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血证6种证型,观察比较各证型的分布特点及与血清PG、Hp的关系。结果:108例CAG患者中医各证型分布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脾胃虚弱证>肝胃气滞证>脾胃湿热证>肝胃郁热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血证。各证型间血清PGⅠ水平比较,脾胃湿热证组最高,明显高于脾胃虚弱证组、胃阴不足证组及胃络瘀血证组(P<0.05),其中胃络瘀血证组最低;各证型间血清PGⅡ水平比较,脾胃湿热证组最高,明显高于肝胃气滞证组、胃阴不足证组、胃络瘀血证组及脾胃虚弱证组(P<0.05),其中脾胃虚弱证组最低;各证型间PGR(PGⅠ/PGⅡ比值)比较,胃阴不足证组最低,明显低于脾胃虚弱证组及肝胃气滞证组(P<0.05),其中脾胃虚弱证组最高。脾胃湿热证组患者Hp感染率最高,其次为肝胃郁热证,但各证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与胃蛋白酶原水平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敷贴肠通贴穴位贴敷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PGEP)对便秘患者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60例拟接受结肠镜检查的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2组均于肠镜检查前1日低渣/低纤维饮食并分次口服PGEP以清肠,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检查前1日20∶00予肠通贴穴位贴敷中脘、神阙、关元及双侧天枢、大横穴,肠镜检查前取下。观察并比较2组受检者Boston肠道准备量表(BBPS)评分及肠道准备有效率、息肉检出率、肠镜回肠末端到达时间、肠道准备方案耐受程度及耐受率、肠道准备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BPS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受检者右侧结肠评分、左侧结肠评分及总积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受检者肠道准备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75%(P<0.05)。观察组受检者直径<0.5 cm的小息肉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镜检时肠镜回肠末端到达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受检者肠道准备耐受率为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75%(P<0.05)。观察组受检者肠道...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白术水煎液对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7的表达,评价白术水煎液在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中所起的作用,探索其作用机制,为该药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并为开发新型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药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2,4-二硝基氯苯丙酮液滴背2,4-二硝基氯苯乙醇联合联合醋酸灌肠法诱导产生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运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lL-6、IL-17含量,制作大鼠病变结肠病理切片进行病理观察。结暴白术水煎液可下调IL-6、IL-17的表达,白术组与模型组相比均(P〈0.05)。结论白术可通过下调IL-6、IL-17水平的表达来实现抑制炎症细胞的分化增殖、炎症介质的释放与聚集,从来而实现抑制炎症的浸润与结构组织的破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二硝基氯苯(DNCB)致敏联合醋酸灌肠法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二硝基氯苯致敏联合醋酸灌肠法及醋酸灌肠法对SD大鼠进行溃疡性结肠炎造模,并做对比研究.SD大鼠随机分为复合造模组、醋酸造模组、空白对照组.空白组作为各项指标对照,各组均予生理盐水灌胃治疗,分别在第1、15和29d取样观测大鼠的一般情况变化、结肠组织黏膜损伤评分(CMDI)、病理组织学评分(TDI),检测血清IL-2、IL-4、IL-6、IL-10、IL-17、IL-23等细胞因子水平,并对各组细胞因子与黏膜评分及病理评分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IL-2:与对照组比较,复合组(第1d、第15 d)和醋酸组(第1d)显著降低;而复合组第15 d与醋酸组第15 d比较显著降低.IL-6:与对照组及醋酸组(第1d)比较,复合组(第1 d)显著升高.IL-10:与对照组比较,复合组(第1d、第15 d)和醋酸组(第1d、第15 d、第29 d)显著降低;IL-17:与对照组比较,复合组(第1d、第15 d)和醋酸组(第1d)显著降低;而醋酸组(第15d)与复合组(第15 d)比较显著升高.CMDI:与对照组比较,各组均有显著升高.TDI:与对照组比较,醋酸(第1d)、复合(第1d)有显著升高.相关性:IL-2、IL-10、IL-17与CMDI明显相关;IL-2与TDI明显相关.结论:二硝基氯苯致敏联合醋酸灌肠法及醋酸灌肠法均能造成SD大鼠溃疡性结肠炎,与醋酸灌肠法比较,二硝基氯苯致敏联合醋酸灌肠法有可能通过下调IL-2,上调IL-6、IL-17,从而加重和延长大鼠免疫紊乱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和胃化湿汤加减联合叶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口服叶酸片10m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和胃化湿汤加减治疗,两组均服药1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胃黏膜病理积分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主症、次症评分,胃镜下胃黏膜病理组织学积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及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改变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和胃化湿汤治疗脾虚湿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良好的疗效,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或消除胃黏膜急慢性炎症,逆转萎缩,预防胃癌的发生,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