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膏治疗Ⅱ~Ⅲ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Ⅱ~Ⅲ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实验组使用凉血解毒膏均匀外涂皮损部位治疗,对照组采用喷雾金因肽治疗。观察局部皮损情况及疼痛瘙痒等症状消失时间。结果:实验组显效率为70.0%,对照组显效率为40.0%。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1天疼痛消失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12h瘙痒消失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凉血解毒膏能有效治疗Ⅱ~Ⅲ级放射性皮肤损伤,并能快速减轻放射性皮肤损伤所致的疼痛、瘙痒等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甘露消毒丹治疗宫颈癌术后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宫颈癌术后发热、应用二代头孢类治疗无效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20人。中药组给予甘露消毒丹治疗,对照组给予亚胺培楠治疗。结果:2组总有效率中药组90%,对照组75%;2组用药后体温均呈下降趋势,第3天中药组平均体温37.0℃,对照组37.6℃。临床症状改善方面中药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甘露消毒丹治疗宫颈癌术后发热有显著疗效,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缩短发热时间。  相似文献   
3.
噎膈不治证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会娟  李晶 《新中医》2020,52(20):164-166
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区,中医学对食管癌的防治进行过大量的探索。食管癌在临床症状上归属中医噎膈范畴,但噎膈所涵盖的范围并非只有食管癌,还包括了食管良性狭窄、食管炎等疾病。其预后转归有天壤之别,病因、病机与治法也势必不同。本文开展对食管癌中医病名的探讨,进一步梳理各代医家对食管癌的认识,以明确食管癌的病机,从而确立针对食管癌防治的根本法则。  相似文献   
4.
李晶  史会娟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18):2198-2200
食管癌(噎膈)的根本病理机制是血液衰耗,胃脘干槁。瘀血、痰阻、逆气只是其不同阶段派生的不同表现,而非噎膈之本质。以甘润濡养立法的启膈散,从食管癌的本质着眼,在临床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因启膈散中应用了理气、化瘀、祛痰之品,造成了很多医者对启膈散的认识出现了偏差。故笔者还原启膈散甘润濡养之本质,并总结其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裸鼠食管癌肺转移模型,探讨启膈方对尾静脉注射食管癌细胞裸鼠肺转移的影响。方法 2017年2—10月,选取BABL/c裸鼠21只,将低分化食管癌细胞株KYSE-150-Luc用1 ml注射器接种于BABL/c裸鼠尾静脉,每只100 μl,建立裸鼠肺转移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7只)、卡培他滨组(7只)和启膈方组(7只)。接种后第3天,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灌胃0.2 ml/d,卡培他滨组给予卡培他滨溶液(浓度400 mg/kg)灌胃0.2 ml/d,启膈方组给予启膈方提取物(QGF)溶液(浓度3 913 mg/kg)灌胃0.2 ml/d。其中卡培他滨组每灌胃2周停药1周。3组均灌胃给药12周。应用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观察各组裸鼠肺转移情况;记录裸鼠体质量;处死裸鼠后记录裸鼠肺转移结节个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裸鼠肺转移结节组织中E钙黏蛋白(E-cad)、角蛋白(KRT)8、snail、间隙连接蛋白(Connexin)43、WNT2表达水平;HE染色法检测各组裸鼠肺转移结节组织镜下表现。结果 接种后第12周在肺部区域检测到肿瘤细胞的生物发光信号,提示出现肺转移,其中启膈方组和卡培他滨组光子强度均低于对照组;裸鼠肺呈灰白色肺转移结节。对照组、启膈方组第4、8、12、16周体质量与初始体质量百分比大于卡培他滨组(P<0.05);对照组第4、8、12、16周体质量与初始体质量百分比小于启膈方组(P<0.05)。对照组肺转移结节数多于启膈方组、卡培他滨组(P<0.05)。启膈方组及卡培他滨组E-cad、KRT8、Connexin43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snail、WNT2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卡培他滨组E-cad、KRT8、Connexin43表达水平低于启膈方组,snail、WNT2表达水平高于启膈方组(P<0.05)。观察肺转移组织结节HE染色切片,3组裸鼠肿瘤组织均呈巢状生长,肿瘤细胞排列密集,异质性明显;3组均未见明显肿瘤细胞坏死征象。结论 启膈方能够抑制食管癌肺转移发生,可能与其增强裸鼠间隙连接、抑制上皮细胞间质化有关,且启膈方在控制裸鼠体质量减轻上效果明显优于卡培他滨。  相似文献   
6.
凉血解毒膏治疗II-III级急性放射性皮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膏治疗Ⅱ级、III级急性放射性皮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使用凉血解毒膏外涂治疗,对照组采用喷雾金因肽外用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0.0%,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显效率为40.0%,总有效率为93.3%。2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疼痛、瘙痒消失时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凉血解毒膏能有效地治疗Ⅱ级、III级放射性皮肤损伤,并能较快减轻放射性皮肤损伤所致的疼痛、瘙痒等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启膈散对食管癌细胞微丝骨架的影响,并探讨其抑制转移的机制。方法采用高分化人食管癌细胞TE1、Eca109及低分化人食管癌细胞TE13,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未加药)及启膈散(100μg/mL)组。应用免疫荧光法观察各组食管癌细胞形态的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启膈散对食管癌细胞微丝排列的影响。采用细胞阻抗检测技术检测启膈散对食管癌细胞同基质黏附力及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启膈散组食管癌细胞TE1、TE13及Eca109中微丝排列更规则,伪足消失,对照组细胞中微丝排列混乱,且以细胞膜微丝排列不规则更为明显,在细胞膜上微丝排列缺乏同向性,向外伸出伪足。与对照组比较,启膈散组食管癌细胞TE1和TE13中形态规则的细胞数目明显增多(P0.05),TE1与TE13细胞经启膈散作用后细胞与基质的黏附力及迁移能力均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启膈散能够抑制食管癌细胞发生微丝骨架重排,使食管癌细胞同基质之间的黏附力降低,从而抑制细胞的迁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绞痛患者血府逐瘀汤治疗前后心功能和血脂水平变化。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2019年6月-2022年6月山西省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心病科门诊和住院收治的PCI术后心绞痛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曲美他嗪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3个月后的疗效,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心绞痛发生情况、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及血脂。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5.00%(P <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2组每次心绞痛持续时间均缩短,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 <0.05);2组每周心绞痛发生次数均减少,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 <0.05);2组SAQ评分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2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胸闷、胸痛、心悸气短、面色紫黯、倦怠乏力评分、左室舒张末期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