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股指期货是金融衍生工具中重要的一种,也是股票融投资者规避风险的重要手段。沪深300股指期货于2010年4月16日正式上市,这是中国目前唯一一只股指期货。沪深300的上市,使得股票投资者有更多的避险模式。运用计量模型(OLS模型、B-VAR模型、GARCH模型)对沪深300股指期货和中证100指数、上证基金指数、上证50指数、中小板指数的最优对冲比率进行估计和比较后,结论显示:专门针对金融数据所量体订做的GARCH模型的对冲率最好。随着沪深300股指期货在中国的推进,中国金融市场将会逐步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2.
考察黄连解毒汤(HLJD)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测定入血成分以及虚拟筛选入血成分的作用靶点,分析作用机制。将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美沙拉秦组(0.3 g·kg-1)以及HLJD高、中、低剂量组(24.66,12.33,6.17 g·kg-1)。除空白组外,各组小鼠自由饮用2.5%葡聚糖硫酸钠溶液诱导UC,同时HLJD组和美沙拉秦组小鼠灌胃给予相应药物,连续7 d。每日观察小鼠,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实验末,HE染色观察小鼠结肠病理变化,ELISA测定结肠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含量,UPLC-Q-TOF-MS测定入血成分。通过PharmMapper反向对接筛选入血成分的作用靶点,通过TTD,OMIM,GeneCards数据库检索UC疾病靶点,选取成分靶点和疾病靶点的交集作为HLJD治疗UC的作用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利用Discovery Studio将入血成分与排名靠前的作用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DAI显著上升(P<0.05),镜下可见炎症细胞数量和浸润程度明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HLJD组小鼠DAI显著降低(P<0.05),炎症细胞数量和浸润程度减轻。模型组IL-1β,IL-6和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1),HLJD组炎症因子水平显著降低(P<0.05)。经UPLC-Q-TOF-MS鉴定10个入血成分。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显示,作用靶点主要富集在对有机物、化学物质、含氧化合物的反应等129条生物过程,以及IL-17,TNF,hepatitis B等16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黄柏内酯、巴马汀和小檗碱可通过氢键等形式与CASP3和MMP9靶点结合。综上所述,HLJD可减轻DSS诱导的UC小鼠结肠黏膜炎症浸润和黏膜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黄柏内酯、巴马汀和小檗碱等入血成分作用于CASP3,MMP9等靶点,进而调控IL-17,TNF等信号通路有关,最终可降低结肠组织IL-1β,IL-6和TNF-α水平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3.
八十年代以前出产的国产旋转阳极X线机,其旋转阳极无制动电路。由于惯性力,当使用一次,一般中速管运转时间长达10多分钟。而每次使用最长时间约6秒钟,有效利用率仅1%。如让其自然停转,就有百分之九十九空转的损耗,缩短旋转阳极管机械寿命,对设备极为不利。 我院使用的KB、KC X线机都无制动电路。多年  相似文献   
4.
修理 X 线机工作中,高压系统故障为多见,我们有如下体会。一、高压次级线圈击穿:击穿处在线圈深层,只有换新线圈。如果击穿处是在线圈外表二、三层间,可把它拆掉,这样虽然高压两端不平衡,由于是串联使用,不论是桥式整流或自整流,不会有什么影响。我们曾经修理多台,实践证明是完全可取。二,阴阳极端线圈可以互换:修理 F30型 X 线机高压次级线圈多为阳极端击穿。余下阴极端线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研究SMARCB1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的表达,阐明其对HCC的早期诊断及预后的作用。方法:在癌症基因组图集(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筛选出SMARCB1基因,运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技术和TCGA分析SMARCB1在HCC组织和正常组织的表达情况,阐述其在HCC发生、发展进程中的作用。结果:IHC结果证实,与正常肝组织相比,HCC中SMARCB1的蛋白表达量显著上升(P0.01)。IHC的结果显示SMARCB1的蛋白表达量与原发肿瘤分期呈正相关(P0.05),即SMARCB1表达量越高,原发肿瘤分期越趋向晚期。TCGA的结果显示SMARCB1的高表达是HCC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SMARCB1可能起着促癌基因的作用,临床上根据其在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可鉴别早期的HCC及良性组织,并可能有效地进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SOX方案)新辅助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手术切除率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青海省人民医院和南方医科大学附属花都医院2016年5月~2019年7月收治的40例无远处转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化疗组(n=20)与非化疗组(n=20),两组都给予常规手术治疗,化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SOX方案化疗。观察如下指标:化疗组比较化疗前后胃壁、局部淋巴结、门静脉癌栓影像学表现;术中比较两组之间幽门不全梗阻、胃壁组织水肿情况及肿瘤与周围组织的粘连情况;术后比较两组手术切除率、术中出血量、淋巴结转移、平均住院日、R0切除情况及术后肿瘤TNM分期情况。结果 化疗组化疗后胃壁变薄,肿瘤缩小,周围肿大淋巴结减少缩小,门静脉癌栓明显好转;与对照组相比,化疗组术中的幽门不全梗阻、胃壁组织水肿情况、肿瘤与周围组织的粘连情况较非化疗组获得了明显的改善(P<0.05);化疗组的术后切除率高、淋巴结转移少、手术平均住院日短,且提高了R0切除率并降低了术后TNM分期,两组之间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术前评估分期在ⅢA~Ⅵ期无远处转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SOX新辅助化疗方案可显著提高根治性手术切除率,且患者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对我院胃肠外科胃肠道肿瘤患者进行手术前后营养风险筛查,并分析营养风险、营养支持与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2月到2011年5月在我院胃肠外科住院的胃肠道肿瘤患者80例,按NRS2002系统评分,并跟踪调查营养应用情况、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存在营养风险和无营养风险患者的营养支持率分别为36.3%和20.0%。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比值为1.4:1。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6.3%。明显高于无营养风险的患者的33.7%(P<0.05);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7.31±9.34天,高于无营养风险的23.14±7.50(P<0.05)。结论与无营养风险者相比,有营养风险的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增加,住院时间延长;临床营养支持尚存不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8.
八十年代以前出产的国产旋转阳极 X 线机,其旋转阳极无制动电路。由于惯性力,当使用一次,一般中速管运转时间长达10多分钟,而每次使用最长时间约6秒钟,有效利用率仅1/100。如让其自然停转,就有百分之九十九空转的损耗,缩短旋转阳极管机械寿命,对设备极为不利。我院使用的 KB、KCX 线机都无制动电路。  相似文献   
9.
严炯艺  冯茵怡  卢卓  奉建芳  罗伟生  黎芳  梁健钦 《中草药》2020,51(22):5768-5775
目的 探讨荔枝核干预结肠腺癌(COAD)进展和转移的黄酮类成分和作用靶点。方法 通过DRAR-CPI和SWISS数据库检索荔枝核中19个黄酮类化合物的潜在作用靶点。从TCGA数据库下载COAD基因表达数据和临床特征数据,采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法建立COAD的基因共表达网络和识别共表达模块,以共表达模块和潜在作用靶点中共同靶点作为化合物干预COAD的作用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KEGG和GO分析。通过cytoHubba插件提取Hub基因作为COAD潜在生物标志物,通过Cytoscape建立成分、靶点、通路的互作网络。HPA数据库验证潜在生物标志物的表达,通过分子对接技术虚拟筛选与潜在生物标志物作用的化合物。结果 经WGCNA分析得到18个共表达模块,其中7个模块与生存时间、肿瘤分期等临床特征相关,turquoise模块与COAD进展转移相关。荔枝核中19个黄酮类化合物作用于380个潜在作用靶点,选择与turquoise模块重复的34个靶点作为作用靶点,GO分析结果显示作用靶点富在304个GO条目,其中生物过程229条、细胞组成31条、分子功能44条;KEGG分析结果显示作用靶点富集在癌症通路、细胞周期、孕酮介导的卵母癌症途径、细胞衰老、p53信号通路等40条通路。CytoHubba筛选得到CDC25A、CDC25C、CCNB2、AURKB基因作为COAD进展转移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HPA数据库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癌旁组织相比,COAD组织中CDC25C、AURKB、CCNB2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TCGA数据集中基因表达量一致。通过分子对接初步筛选得到柚皮芸香苷、原花青素A2、根皮苷、表儿茶素可通过氢键等与CDC25A、CDC25C、AURKB结合较好。结论 CDC25A、CDC25C、CCNB2、AURKB可作为COAD进展和转移密切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荔枝核黄酮类化合物干预COAD进展和转移的机制可能与黄酮类化合物调控细胞分裂、细胞周期G2/M期转变等生物过程进而调节癌症途径、p53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有关,其中柚皮芸香苷、原花青素A2、根皮苷、表儿茶素、芦丁可能是CDC25A、CDC25C、AURKB的潜在抑制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