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后髓核向后方突出致使相邻组织遭受刺激或压迫而出现的一系列症候群,以腰痛伴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为主要临床表现。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非手术与手术治疗两种方式,并以非手术治疗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技术联合In-Space经皮置入棘突间动态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患者,采用椎间孔镜联合In-Space经皮置入棘突间撑开系统,术前、术后1d,术后1、3、6个月及末次随访分别摄腰椎正、侧位及动力位X线片,测量置入节段椎间隙前、后缘高度,椎弓根间距离,腰椎活动度.并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全部病例随访6~24 (15.5±2.53)个月.术后各时间点椎间隙前缘高度较术前略有下降(P>0.05),术后1d椎间隙后缘高度、术后各时间点椎弓根间距离较术前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活动度由术前的(9.78±1.85)°减小到末次随访的(5.55±1.89)°.在末次随访中,腰背部疼痛VAS、ODI评分[(2.12±1.88)、(20.58±18.30)分]均明显低于术前[(6.82±1.68)、(72.76±11.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未发生假体松动、断裂及脱落.[结论]椎间孔镜联合In-Space经皮置入棘突间撑开系统在完成髓核摘除、减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同时,能够较好地维持脊柱活动度及稳定性,防止椎间隙塌陷及继发腰椎不稳的发生,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