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
2.
本文通过对术中压疮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综述,并提出了相应预防措施,明确了预防措施对术中压疮预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合理安置手术体位、选用合理的体位垫、保护受压部位及保持病人正常体温,有效的降低压疮的危险因素,加强术中观察和护理,提高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刘燕梅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2):145-146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各级医院要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寻求生存和发展,核心竞争力就是人才的竞争。如果一所医院有了一支高科技、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那么,它就有了竞争之本。因此,人才队伍建设是医院生存与发展的立足之本。完善教育培训机制,是保证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石。  相似文献   
4.
作者在2004年研究设计出两用监护仪架,并在病室安装应用.在抢救患者时是监护仪座架,非常实用、方便,且不占据空间;平常时则是一幅精美的壁画,可把病室点缀得亮丽、温馨并富有生机,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整体护理的内容之一,通过术前访视可以减轻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从而减少心因性血管循环的波动,以提高手术的效果.心脏手术患者的病情长而重,心功能和体力均差,术中变化复杂,会产生对社会关系和经济能力都存在不同的忧虑和悲观,情绪易变得激动和烦躁.  相似文献   
6.
<正>手术室常见的风险种类有错误的手术患者、错误的手术部位、异物遗留体腔、用错药物[1]。目前来说,绝大多数医院都有手术室相关规章、规范,但是规范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重点是落实到位[2]。手术室护士应重点核查并落实在接手术患者开始到患者在接受手术前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剖宫产仰卧体位的改进对产妇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4月-2012年3月在我院手术室进行的剖宫产术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在双下肢腘窝及小腿的近侧垫上一个大软枕,对照组按常规进行,观察两组产妇的舒适度、双下肢保暖的遮盖物及裤子的清洁度、医生反馈腹肌情况.[结果]试验组产妇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双下肢保暖的遮盖物、裤子的清洁度亦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中医生反馈腹肌松弛程度明显比对照组好.[结论]对剖宫产产妇仰卧体位的改进,明显增加了产妇的舒适度,保持双下肢盖被及产妇裤子清洁,使腹肌更松弛,有利于医生操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手术器械规范处理,保证器械的消毒灭菌质量。方法根据新的管理模式,制定相关措施及工作流程,完成手术器械集中在中心供应室规范化处理。结果保证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和有效的灭菌,有效防止医院感染。结论对手术器械实行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管理模式更适合当前护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采取动力化和增加稳定性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回顾研究我院2004至2009年收治的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针术后骨不连患者58例,根据不同原因动力化组38例增生型不愈合给予去除一端锁钉,改为动力型固定。增加稳定性结合植骨组20例因髓内钉较细合并骨折端骨缺损稳定性差给予应用不更换原有髓内钉,行骨折端清理,附加侧方钢板结合植骨治疗。结果均得到随访,动力化组随访时间6~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个月,术后肢体活动未受影响。增加稳定性结合植骨组随访时间8~1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3~10个月,平均5个月,术后肢体活动未受影响。结论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根据不同原因给予采取不同治疗方案,均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观察青霉素皮试改良方法对结果的影响,探讨降低假阳性率的操作方法.方法 随机抽取600例因感染而需用青霉素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方法和改良方法进行皮内过敏试验.结果 改良方法皮试结果阳性率低于常规方法(P<0.05).结论 改良皮内试验方法安全可行,阳性率偏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