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病毒性脑炎患者血清蛋白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到2016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病毒性脑炎成人患者120例,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静脉滴注治疗,均治疗21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变化以及治疗期间并发症情况。包括:癫痫、大小便失禁、行为改变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清CRP值分别为11.18±4.19mg·L~(-1)与16.22±3.82 mg·L~(-1),都明显低于治疗前的22.13±3.19 mg·L~(-1)和22.99±2.81 mg·L~(-1)(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CRP值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癫痫、大小便失禁、行为改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5.0%)(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能通过抑制血清C-反应蛋白的释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病毒性脑炎具有辅助治疗作用,可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D-二聚体动态监测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治中的意义.方法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64例DVT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1、3、7、11、15天D-二聚体的含量.结果发病时间(t)在t<3、3≤t<7、7≤t<11、11≤t<15、t≥15范围内的DVT阳性确诊率分别为85.71%、96.88%、91.67%、75.00%、60.00%.患者在溶栓治疗第1天时D-二聚体水平开始升高,第3天达高峰,治疗后第1、3天与治疗前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随后D-二聚体水平呈下降趋势,第7天基本恢复至治疗前水平,治疗后7天与治疗前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第11、15天D-二聚体含量继续下降,与溶栓前相比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血浆D-二聚体动态监测对于急性DVT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并无明显特异性,在DVT的排除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对于指导溶栓药物的应用以及溶栓疗效的评价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和评价盐酸氟桂利嗪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本院在2015年12月~ 2016年12月间收治的100例偏头痛患者为研究主体.给予患者盐酸氟桂利嗪预防性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1、2、3个月的头痛程度、频率与持续时间.并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在治疗1、2、3个月后,患者的头痛程度、频率与持续时间显著低于治疗前,且呈逐渐递减趋势,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8.00%,不良反应率是7.00%.结论 盐酸氟桂利嗪对偏头痛有较显著的预防治疗作用,且安全性高,可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点穴经筋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 KOA)的疗效。方法对KOA患者30例46个患病膝关节,其中16例为双膝32个患病膝关节,14例为单膝14个患病膝关节,采用点穴经筋疗法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结束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患病膝关节腔积液情况,采用KOA病情严重指数( ISOA)进行评价。结果30例治疗3个月, ISOA 评分降低明显,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15.652,P=0.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显示患病膝关节腔积液前后径合计总数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446,P=0.001),积液关节个数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48,P=0.257)。结论点穴经筋疗法治疗KOA是减轻或消除临床症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点穴经筋疗法与普通推拿套路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方法:治疗组KOA患者33例采用点穴经筋疗法治疗,对照组KOA患者30例采用推拿普通套路治疗,两组均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采用Lequesne的KOA病情严重指数(ISOA)评价其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ISOA评分均有所降低,但治疗组评分降低更明显,两组患者ISOA评分比较有非常显著意义(t=5.976,P<0.01);治疗组治疗后,ISOA评分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治疗后,ISOA评分明显降低,P<0.01。结论:点穴经筋疗法与推拿普通套路治疗膝骨关节炎均有效,但点穴经筋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明显优于普通推拿套路。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感觉神经定量检测仪评估肌骨超声引导刃针与传统刃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前后神经根损伤程度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60例。A组脱落5例,最终纳入55例;B组脱落7例,最终纳入53例。A组采用肌骨超声引导下刃针治疗,B组采用传统刃针治疗。应用感觉神经定量检测仪评估两组治疗前后患侧神经根损伤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在2 000 Hz、250 Hz、5 Hz检测条件下,两组患者治疗前C6、C7、C8患侧感觉神经定量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两组C6、C7、C8感觉神经功能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A组感觉神经定量检测结果等级较B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感觉神经定量检测仪能够客观地评估神经根的损伤程度,对指导后续治疗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小坠板"手法结合阿是超声治疗慢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方法选择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门诊、急诊科诊断为慢性踝关节扭伤的患者6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31例,予常规推拿手法治疗。观察组32例,予"小坠板"手法结合阿是超声治疗仪治疗。3次/周,整个疗程共进行10次治疗。采用肌骨超声测量踝关节患侧及健侧的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的厚度(分治疗前、治疗结束、治疗结束后6个月随访),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结束观察组AOFAS踝-后足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的厚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与常规推拿手法治疗比较,"小坠板"手法结合阿是超声治疗慢性踝关节扭伤远期疗效更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龙氏手法结合刃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评价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6例颈性眩晕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采用龙氏手法复位结合刃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刃针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眩晕症状改善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龙氏手法结合刃针能够整复寰枢关节错位,松解颈枕部肌群、韧带的痉挛,从而缓解对神经、血管的压迫和刺激,达到治疗眩晕的目的,且临床疗效显著,操作安全,有较好的临床实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