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研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影像特点。为今后该病的诊断提供X线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31例临床诊断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胸部X线检查结果。结果从发热到出现胸部X线异常影像平均为4.2d,从出现异常影像到极期(X线影像最重的1d)平均为6.4d,从极期到大部或基本吸收消散平均为8d。有28例双侧中、下肺野出现不同程度的阴影,占90.3%;有16例早期表现为雾状、磨砂玻璃样浅淡阴影,占51.6%;全部病例均为多叶、多节段受损,占100%;有12例遗留条索状、网格状、蜂窝状阴影,占38.7%。结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发病后数天内胸片可无异常改变;大多数患者肺损害为多叶,多节段;胸片影像表现四不象,呈多种肺部炎性疾病影像表现;胸片阴影多发部位在中下2/3肺野;一部分患者遗留肺纤维化;胸部CT检查可早期发现病灶。  相似文献   
2.
我院于1993年对江苏常熟制药厂生产的苦黄注射液进行了正期临床实验,共观察各类黄疽病人35例,现报告如下。l实验方法1.l选择住院治疗的各类黄疽病人,严重心肾功能不全者不用;诊断标准符合1990年上海第六次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2使用剂量采用逐日增加法,  相似文献   
3.
20 0 3 0 4~ 0 6,我们参与了保定市 31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以下简称“非典”)患者的救治工作。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 ,取得了初步成果 ,全部轻型患者及绝大多数危重患者痊愈出院。我们对“非典”的初步认识和临床治疗体会如下。1 病因病机和发病特点1 .1 病因 本次流行的“非典” ,其病因是疫疠之毒 ,或称“戾气”、“疠气”、“杂气”。根据吴又可《瘟疫论》“盖当其特适 ,有某气专入某脏腑经络 ,专发为某病”的论述 ,可判断该病病因是一种专犯肺脏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疫疠之气。1 .2 病机 专犯肺脏的疫疠之气 ,其病性属阳邪、热邪、毒邪…  相似文献   
4.
清瘟败毒饮加减治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2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 0 3 0 4 2 1~ 2 0 0 3 0 6 0 7,我们参加了保定市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以下简称“非典”)专家组的临床治疗工作 ,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 ,运用清瘟败毒饮治疗 2 8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8例 ,男 1 4例 ,女 1 4例 ;年龄最大 67岁 ,最小 1 7岁 ;住院时间最长 2 8日 ,最短 1日 ,平均 1 6日。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布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 (试行 )” ,其中重症“非典”1 8例 ,占 64.2 8%。1 .2 治疗方法 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 ,予清瘟败毒饮加减治疗。基本方 :生石膏 (先煎 )60~ 1 5 …  相似文献   
5.
慢性支气管炎是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根据磁场对生物的影响及祖国医学循经取穴的理论,我们采用钐钴磁片穴位埋放的方法治疗本病,获得满意疗效。现将383例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 383例中,男211例,女172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5岁。本组病例属于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者285例,占74.6%;属于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者98例,占25.4%。病程在20年以上者96例,占25%。二、治疗方法永磁体选材:选用钐钴磁体,制成圆形磁片,大小约为4平方厘米,表面场强分别为400~800高斯、800~1500高斯、1500~2000高斯。埋放前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贫血患者对PT、APTT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检测96例贫血患者PT和APTT。严格按照血液与抗凝剂9∶1的比例抗凝作为第一管,再根据患者HCT结果依公式(抗凝剂量(mL)=(100-患者红细胞比容)×0.001 85×血量(mL))求出校准采血量,按校准采血量进行采集血样后作为第二管进行检测比较。结果在HCT>0.25时,2次检验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当HCT≤0.25时,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严重贫血的患者,应严格掌握采血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于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2009年7—2009年9月,对保定市清苑县人民医院就诊的106例健康检查者,用SysmexXS-800i血细胞分析仪分别于采血后10min,1、2、6及24h各检测3次,取均值并比较。结果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比容(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型血小板比率(P-LCR)、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容积(MCV)值随时间延长显著升高,其余项目无明显变化。结论标本应尽快检测完毕,否则会对结果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苦黄注射液Ⅲ期临床实验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于1993年对江苏常熟制药厂生产的苦黄注射液进行了正期临床实验,共观察各类黄疽病人35例,现报告如下。l实验方法1.l选择住院治疗的各类黄疽病人,严重心肾功能不全者不用;诊断标准符合1990年上海第六次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2使用剂量采用逐日增加法,  相似文献   
9.
刘新记 《河北医药》2010,32(19):2706-2707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B(ApoB)在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时的变化及其动态检测的意义。方法检测肝硬化组58例患者、健康体检组65例的ApoA1、ApoB,同时比较肝硬化组与健康体检组、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组与未并发肝性脑病组ApoA1、ApoB的变化,并且对18例并发肝病脑病的肝硬化患者治疗后,进行治疗前后ApoA1、ApoB的配比分析。结果肝硬化组与对照组、HE组和非HE组比较,ApoA1、ApoB均下降(P〈0.05)。18例并发肝性脑病的肝硬化患者治疗2周后,好转者ApoA1上升(P〈0.01),恶化者下降(P〈0.05)。结论测定ApoA1、ApoB能初步反映HE时肝功能受损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中载脂蛋白A-I(aPoA-I)和载脂蛋白B(aPoB)与肝炎肝硬化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06年4月—2009年6月于清苑县人民医院就诊的52例患者和26例健康体检者同时测定血清中aPoA-I和aPoB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肝硬化代偿组、失代偿组血清中aPoA-I和aPoB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级别越高,血清中aPoA-I和aPoB下降水平越明显。结论血清中aPoA-I和aPoB的水平降低与肝硬化及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关系密切。对判断肝硬化患者病情及预后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