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0 毫秒
1
1.
目的观察雌激素联合球囊子宫支架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宫腔粘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雌激素联合球囊子宫支架治疗,对照组采用雌激素联合宫腔内置入金属环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宫腔粘连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3个月宫腔发生轻度粘连1例,中度粘连1例,宫腔粘连复发率为5.00%;对照组患者术后3个月发生宫腔轻度粘连6例,中度粘连6例,宫腔粘连复发率为30.00%;治疗组患者宫腔粘连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5.00%,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激素联合球囊子宫支架治疗宫腔粘连,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缓解患者症状,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研究盆底康复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疗法对产后(SUI)患者盆底肌力、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东莞 市东部中心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收治的 80 例产后 SUI 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 40 例。对照组采取生物反馈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盆底康复训练。比较治疗前与治疗 8 周后,两组患 者盆底肌力〔会阴肌力测试法(GRRUG)评分〕、生活质量〔尿失禁生活质量量表(I–QOL)评分〕、负性情绪〔简明 心境状态量表(POMS)疲劳维度、愤怒维度、慌乱维度〕评分变化。结果:治疗 8 周后,两组患者盆底Ⅰ类、Ⅱ类纤维 GRRUG 评分均显著上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 I–QOL 评分均明显升高, 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 POMS 疲劳维度、愤怒维度、慌乱 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盆底康复训练联 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产后 SUI 效果明显,可帮助患者提高盆底肌力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曲马多联合氟哌利多治疗无痛人工流产中米索前列醇宫颈上药引起寒战的效果。方法对26例超声引导下无痛人工流产孕妇因使用米索前列醇宫颈上药引起寒战应用曲马多合并氟哌利多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优25例(96.2%);良1例(3.8%);差0例(0)。结论曲马多联合氟哌利多治疗人工流产中米索前列醇宫颈上药引起寒战的效果显著,减轻了患者手术的痛苦,极大提高了人工流产的安全性与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盆腔炎采用康妇消炎栓、甲硝唑联合治疗临床疗效及炎性因子水平。方法:选择本院90例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45例同时予以康妇消炎栓+甲硝唑治疗,设为实验组;另45例仅行甲硝唑治疗,设为对照组;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并对两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实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炎症因子分析,C-反应蛋白、IL-4、TNF-α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妇消炎栓联合甲硝唑可以显著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改善盆腔炎病情。  相似文献   
5.
宫颈癌是第四大常见女性恶性肿瘤,是导致妇女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宫颈癌筛查和预防宫颈HPV感染是防治宫颈癌的关键。HPV预防性疫苗的上市使宫颈癌成为目前唯一可早期预防并有望彻底根除的癌症。随着HPV疫苗接种作为宫颈癌预防策略的引入,HPV检测及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随之发生变化,未来必将导致子宫颈癌筛查方案发生重大转变。现行的筛查策略正在受到挑战,新的筛查指南需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麻醉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06例自愿接受无痛人流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使用丙泊酚进行麻醉,而观察组使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两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取得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自愿接受无痛人流的患者使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可以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前,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是最为有效且不良反应较少的方法。椎管内阻滞包括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和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镇痛(CSEA)。近年来,我院在PCEA的基础上开了CSEA分娩镇痛,现将2006年中先后开展的PCEA及CSEA分娩镇痛病例的治疗疗效进行简单比较,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麻醉苏醒期是麻醉后重要生理功能全面恢复的时期,预防清醒期的并发症,也是评价麻醉质量的重要方面。对麻醉清醒期的剧烈呛咳与躁动的处理,常用异丙酚或咪唑安定作镇静治疗。为总结经验,现对我院2004年30例麻醉清醒发生呛咳与躁动病例的处理进行分析总结,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与传统拔牙技术相比,探究采用微创无痛方法拔除下颌复杂阻生智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9月就诊于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的200例下颌复杂阻生智齿患者,根据拔牙术式不同分为实验组(n=101)和对照组(n=99),实验组采取微创无痛拔牙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拔牙方法。比较两组的临床参数,包括术中出血、拔牙时间、拔牙窝是否完整、术后疼痛及面部肿胀情况、骨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等。结果 与传统拔牙技术相比,微创无痛拔牙方法的术中出血量少(5.64±1.50 ml)、拔牙时间短(16.55±3.11)、拔牙窝完整率高(94.06%)、断根率更低(5.94%),且术后张口受限、关节疼痛、面部肿胀的症状较轻(P<0.01),创口愈合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P<0.01),患者满意度更高(P<0.001)。结论 相比传统拔牙技术,微创拔牙技术具有临床疗效高、术后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度高等显著优势,更适合应用于临床拔除下颌复杂阻生智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