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外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25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医药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医药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200032)刘慰祖,陈同钧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脂质代谢中医药对CRF病人脂质代谢的影响尚少研究。我们应用中医药治疗32例CRF患者,并在治疗前后观察了患者脂质代谢的变化,现将结...  相似文献   
2.
青皮注射液对室上性心动过速即刻转律4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以青皮注射液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即刻转律作用的序贯检验获得成功之后,我们在急诊室临床中继续对该病患者进行了较大系列病例的观察,同时设立对照组,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49例临床小结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3.
胃扭转在临床上常见恶心、呕吐、腹胀、腹痛、暖气频频等症。胃属六腑之一,为中空器官,以通为用,功能泻而不藏,以通下畅行为顺,滞塞不通为逆。根据“上逆者使之下行,中结者使之旁达”的原则,笔者用通腑理气和胃法治疗胃扭转,效果十分明显。病例1:商××,男,29岁。住院号:76929。患者因腹痛伴黑便,呕吐咖啡色液体(总量约600毫升)于1986年11月21日由急诊入院。入院后经止血、扩容等对症治疗后,出血停止,但腹痛、恶心等症依旧,食后更甚。作胃肠道X摄片提示、腹内结肠充气明显,胃体窦部向上、右向下,胃大弯翻立上  相似文献   
4.
冬虫夏草为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28例初步观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尿毒症属于本虚标实之危重症侯。它既有湿毒蕴结的一面,又存在脾肾亏损的另一面;在氮质血症阶段,更往往表现以虚证为主。近年来我们在中医扶正法提高慢性肾衰疗效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发现冬虫夏草有较好疗效。现将两年来我们收治的28例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用百蕊草片治疗呼吸系统感染18例,一律不加西药及抗菌素。以每日3次,每次4片,7d为一个疗程。结果为显效6例,占33.3%;有效11例,占61.1%;无效1例,占5.6%;总有效率达94.4%。  相似文献   
6.
<正> 徐老运用升麻、党参不拘泥于中气不足,清气下陷之内,使用在泌尿系疾病的治疗上,以调整肺脾肾之间的脏腑功能。徐老认为,脾居中焦,与肺气同行以达输精布液。病则中气不足,胃气不腾,不能出营卫而升达上下。惟  相似文献   
7.
徐嵩年教授诊治慢性肾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嵩年教授 1 936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 ,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 5 0余年。几十年来积累了丰富的中医内科教学和临床经验 ,尤对中医肾脏病学的理论研究有独到的见解 ,在慢性肾病的治疗中造诣精深 ,勇于创新 ,独树一帜 ,是我院肾病专科的创始人。兹就徐老诊治慢性肾炎的独到见解总结于下。   1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慢性肾小球肾炎多指各种病因引起的不同病理类型的双侧肾小球弥漫性或局灶性炎症改变。大多隐匿起病 ,病程冗长 ,病情多缓慢进展。多数病例以水肿为首发症状 ,轻重不一。有的病例则以高血压为首要症状。亦可见表现为无…  相似文献   
8.
疼痛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症状之一,不但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剧烈的疼痛还可能引起精神不安,不得入寐,甚至引起神经原性休克。常用伪镇痛药有各种各样的副作用,其中麻醉性镇痛药虽有较强的镇痛效果,但反复使用易成瘾,造成严重后果。为此我们应用中药提取液配制成“镇痛静”针剂,对各种疼痛进行治疗。经85例各种痛症治疗的验证,收到良好的止痛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黄芪,丹参注射液治疗40例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大剂量黄芪注射液合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40例,取得了显效67.5%,有效87.5%的较好疗效。复查头颅CT,8例脑小血灶消失,6例梗塞灶周边的水肿带消退。血液流变学指标也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清热饮口服液由薄荷、蒲公英、紫花地丁、鱼腥草、鸭跖草、陈皮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表功效。临床治疗风热型感冒35例,显效21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