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47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治疗经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抽动-秽语综合征又称"多发性抽动症",临床特征为慢性、波动性、多发性的运动肌(头、面、肩、肢体、躯干等肌肉)快速抽动,交替出现,伴有不自主的发声和言语断续.  相似文献   
2.
中医儿科“调肺学派”的基础理论是“少阳学说”。“调肺学派”以“少阳学说”替代“纯阳学说”与“稚阴稚阳学说”,使中医儿科基础理论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调肺学派”的临床特色是“从肺论治”。京畿地区小儿肺系疾病居多,小儿一旦患有肺系疾病。往往容易转生其他疾病。而且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抽动一秽语综合征、小儿肾炎肾病等疾病的发生与复发往往与肺系疾病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刘弼臣教授这种学成于南方、长期工作在北方医疗实践是形成中医儿科“调肺学派”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分别论述了金元四大家的主要学术思想及对儿科理论和临床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2003年的“非典”流行,在现代医学方面认为是一种没有前例可循的新型传染病,如果离开中医辨证论治就是孤军奋战,尤其结合自身参与抢救治疗腺病毒肺炎患儿的病例,从“非典”的发病机理及预防与治疗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在“疫情”危急关头,应中西并重,优势互补,特别是在西药无效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中医的优势,运用中医的理论思维方法和西医的支持疗法相结合,对减轻病痛、缩短疗程、控制发病、降低死亡定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作者从肺卫论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经验;1.肃肺祛邪;2.清热利咽;3.疏风通窍;4.宣肺通腑;5.护卫止汗。认为从肺卫着手,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病程的各个阶段予以相应治疗,每可获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历代儿科医家通过长期医疗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儿童保育知识,现在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简介如下: 一、饮食营养小儿时期,生机蓬勃,发育迅速,需要营养物质较多。但其肠胃脆弱,消化功能尚未健全。因此。小儿的饮食,既要营养丰富,又不能损伤脾胃,这就需要喂养得当,不可过饥过饱。过饥则啼哭不宁,日久影响全身营养,或使发育障碍;过饱则呕吐溢乳,产  相似文献   
7.
<正>原文然吐有三因,治非一类,须分寒热,及辨积伤。探形体之温凉,观唇额之赤白,小便闭利之是察,大便青黄之须知。乳积如泔[l],食伤酸臭。[词解][1]泔:说文云:"泔,米汁也。"就是米汤。  相似文献   
8.
《吕氏春秋·尽数》云:“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长也者,非短而续之也,毕其数也。” 目前,许多人谈长寿,讲养生。我认为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秦始皇求长生不老药终成泡影。明代皇帝欲求不死而沉迷于丹药,结果适得其反而早夭。这足以说明人不可能长生不死,所谓的得道成仙只是人们的美好愿望而已。当然,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并不是说人寿命长短由  相似文献   
9.
小儿厌食证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厌食症,又名恶食。是指小儿食欲不振,或食欲减退而言。  相似文献   
10.
抽动——秽语综合征,起病于儿童时期,临床特征为进行性、波动性、多发性的运动肌快速的抽动,伴有不自主的发声和言语障碍。发病原因尚未清楚,故多为对症治疗,但效果不甚稳定,副作用明显,笔者经多年临床实践,认为本证属中医“肝风证”范畴,以风痰立论指导治疗,常能取得满意效果,现将证治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