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1中医对“瘟疫”的认识瘟疫在古代文献中称为“疫”,疫指具有流行性的传染病。早在周代的《礼记》“月令”中对疫就已有所记载:“孟春……行秋令,则民病大疫”,指出自然气候的严重反常,是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重要原因。《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谓:“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民国初年几次疫情后,卫生部门责成参与防疫的中医师所进行的总结,对当时中医的治疫学术思想和方法进行初步的探究。方法以代表著作《传染病八种证治晰疑》为核心进行分析。结果总结出疫病病因,病机,诊断和治法等方面的内容。结论中医将疫病分为暑燥疫和湿热疫两大类;强调发病的内因是体内有郁热或湿热;脉诊可判断疾病的轻重和治疗的难易;疫病的治疗原则是不舍辛凉;饮食禁忌在保证疫病的疗效和康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论学院教育与师承教育的有机结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院教育与师承教育作为中医学传承的主要模式,各自有其特点和优势,我们应该客观地认识两种教育模式,扬长避短,去芜存菁,更加灵活的将各种教育整合中医学教育模式,探讨未来的中医学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