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布鲁氏菌病控制达标后疫情回升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陕西省绥德县1995~1996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暴发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暴发流行是1986年全省布病控制达标后最为严重的一次,而且疫情不断扩大蔓延,发病率达84.8/10万,患病率为17.5%。病人症状典型,病情严重,以牧羊等职业人群发病人数多,病人血清学效价极高,最高达到1:25600,见并从人体血液中分离到2株羊3型布氏菌。  相似文献   
2.
针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针灸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 3 6例 ,按中医辨证 ,分型施以针灸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均进行胃镜、体表胃电图、胃酸和胃蛋白酶血中胃泌素、血中前列腺素E及胃粘膜胃泌素细胞等理化指标检查。结果 :针灸治疗本病有较好的效果 ,显效好转率达 97.2 3 % ,临床症状消失率达 97.0 2 %。治疗后可使患者血中前列腺素E等防御性因子增强 ,使患者从胃内低酸转向正常状态 ,胃动力功能增强 ,胃电图幅值回升 ,并可促使胃泌素释放 ,有利于胃酸的分泌。此外 ,针灸治疗后G细胞数目和形态及胃镜组织活检病理结果也基本恢复至正常状态。结论 :针灸治疗萎缩性胃炎简便经济 ,无副作用 ,见效快 ,疗效肯定 ,可重复性强 ,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参照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拟定的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 1.2 一般资料 50例脑梗塞病人来源于北京宣武中医医院住院病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15例,……  相似文献   
4.
高热是中医临床见症之一,可见于各种疾病的不同阶段。高热可以和现代医学的“高烧”症状结合起来看待,体温在38.5℃以上者,我们可以称之为“高热”。下面就高热治疗谈谈自己的看法。一、高热必须辨证论治中医急症高热,主要指身体灼热,伴恶寒或但热不寒、烦渴,脉数等一系列热病的证侯群。从现代医学来讲,多指体温在38.5℃以上,包括多种急慢性感染性疾病和各种可以引起发热的多种疾病。祖国医学早在《内经》中就谈到发热性疾病,如《热论篇》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又说: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中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血管紧张素原(ANG)基因M235T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STBX]AT1R[STBZ])基因A1166C多态性与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易感的关联。 方法 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HUGE、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5年11月27日,纳入3个基因多态性与儿童青少年高血压关联的病例对照研究。提取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行文献偏倚风险评价。采用Stata 12.0软件,分别以隐性、显性、共显性、相加和等位基因模型对高血压组和对照组上述3个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的关联行Meta分析。根据对照组人群和种族行亚组分析。 结果 7篇文献进入Meta分析,病例组824例,对照组1 731例。7篇文献存在中等偏倚风险。①纳入6篇文献的ACE基因I/D多态性在隐性模型下与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发病风险关联(OR=1.405, 95%CI:1.073~1.840, P=0.013)。②上述5种分析模型,ANG基因M235T和[STBX]AT1R[STBZ]基因A1166C多态性(分别纳入3和2篇文献)与儿童青少年高血压发病风险均无关联。③亚组分析结果显示,2篇文献肥胖人群的ACR基因I/D多态性在隐性、相加和等位基因模型下显著增加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发病风险(隐性模型:OR=1.564 , 95%CI:1.054~2.321, P=0.026;相加模型:OR=2.017, 95%CI:1.137~3.576,P=0.016; 等位基因模型:OR=1.406, 95%CI: 1.076~1.838,P=0.013)。;对一般儿童青少年人群的高血压发病风险无影响,且与种族和高血压分类方法无关。 结论 ANG基因M235T、[STBX]AT1R[STBZ]基因A1166C多态性与儿童青少年高血压发病风险无关联,ACE基因I/D多态性可能与肥胖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发病风险关联。  相似文献   
6.
脑血管意外,又称脑卒中,包括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塞属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类。腔隙性脑梗塞是脑梗塞中的一种。因此属于缺血性脑血管病。腔隙性脑梗塞是临床并不少见的疾病。但由于症状较轻、恢复较快、后遗症轻,往往被忽视。临床CT的广泛使用,为腔隙性脑梗塞的及早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现将44例经CT诊断确诊并经住院观察治疗一个月以上的腔隙性脑梗塞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偏瘫复康颗粒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观察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冬立 《北京中医》2002,21(5):311-313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参照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拟定的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 1.2 一般资料 50例脑梗塞病人来源于北京宣武中医医院住院病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15例,……  相似文献   
8.
探讨应用右心室经胸穿刺测压法作为中期筛查是否能提高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末期成功率。本研究将Sprague Dawley大鼠经胸右心室穿刺法测量右心室压,再实施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分流术,术后6周,对实验组大鼠再次测量右心室压,淘汰压力值变化不大的模型大鼠;术后11周,对实验组及对照组进行模型成功率的统计,发现实验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证明右心室经胸穿刺测压法应用于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的中期筛查可明显提高模型末期的成功率,并可作为一种自身前后对照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复方降脂茶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痰浊内阻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复方降脂茶治疗高脂血症(痰浊内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高脂血症(痰浊内阻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复方降脂茶组48例)与对照组(血脂康胶囊组48例),观察治疗前后血脂、中医证候改善情况.结果 试验组调脂总有效率为7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1%;试验组可显著降低血清TC、LDL-C、TG水平,升高HDL-C,其调脂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复方降脂茶能显著改善中医证候程度并可有效改善头晕头重、胸闷、呕恶痰涎、口淡、食少等症状以及舌苔脉象,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 结论 复方降脂茶治疗高脂血症(痰浊内阻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舌象与中风的辨治关系--附4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舌诊为中医望诊中最重要的一诊,主要通过舌象的观察借以辨别病邪的性质、病势的深浅、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和脏腑的虚实等.临床实践证明,中风病人的舌象变化迅速而明显,能较客观地反映病情,在中风病的诊断、治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观察了480例中风病人的舌象,结合临床主证、兼证和治疗效果进行对照分析,认为舌象的诊断,是中风病辨证论治的重要客观依据之一.舌象观察在中风病的预防,康复和预后等方面,也是重要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