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性萎缩性心肌病一例黄继华,邵学平,冯晓宾患者男,48岁,于28年前感到右手握举无力,双下肢行走后酸痛。有下肢凉感,举腿沉重。以后发展到不能单独行走。四个月前开始有心悸。胸闷,气短。近2个月来加重,并有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咯白色泡沫样痰...  相似文献   
2.
继SARS、H5N1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疫情后,2013年3月在中国局部地区发生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H7N9病毒是在上海和安徽两地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病例分布于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台湾、福建等地.自2013年4月3日确诊第一例患者至5月1日,浙江省总共新发46例,其中湖州市有12例.本研究就我院作为地市级定点医院,应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作一阶段性回顾分析,探讨应对良策.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西红花水提液ig给予大鼠后的入血成分,初步揭示西红花体内潜在药效物质基础及主要入血成分的体内代谢过程。方法对照西红花ig给药前后的HPLC图谱,采用HPLC-DAD-ESI-MSn鉴定吸收入血成分及随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西红花中11个主要化学成分被鉴定,大鼠ig给药后发现4个吸收入血成分,包括1个原型成分和3个代谢产物,其中苦藏花素以原型入血。《中国药典》西红花质量评价指标西红花苷-I和西红花苷-II,在所有时间点的血浆中均未发现,而检测到的是西红花苷类化合物的代谢产物(西红花酸和西红花酸单葡萄糖醛酸结合物)。苦藏花素吸收入血后60 min达峰值,而西红花苷的代谢产物西红花酸在30、120 min出现"双峰"现象。结论吸收入血的苦藏花素和西红花苷的代谢产物可能是西红花体内发挥药效的潜在物质基础。该研究为更合理地选择西红花质量评价指标、完善西红花质量控制标准提供参考,也为进一步系统研究西红花体内药动学行为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我们应用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 ,并与硝苯地平控释片作对比研究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病例来自我们两院的门诊及住院患者 ,共 96例。其中男性 61例 ,女性 35例 ,年龄 38~ 69岁 ,平均 ( 54.0± 6.3)岁。均除外合并其他心脏疾病。左心室肥厚具有以下一项以上指标 :( 1)室间隔(IVST)≥ 12mm ;( 2 )左室后壁 (PWT )≥ 12mm ;( 3)左心室质量指数 (LVMI)≥ 132g/m2 。入选后随机分为两组 ,停用其他降压药物。吲达帕胺组 (A组 ) 50例 ,硝苯地平控释片组 (B组 ) 46例。A组口服吲达帕胺 2 .5~ 5.0 g/d…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新型噻嗪类利尿剂吲达帕胺逆转左心室肥厚(LVH)的效果,方法 96例高血压的LVH患者,分别给予吲达帕胺(A组,50例)2.5~5mg/d和硝苯地平控释片(B组,46例)20~60mg/d持续12个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及左室结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PWT)、心室重量指数(IVMI)和左心 射血分数(LOVEF)均有改善(P〈).05~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氯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尿微量蛋白排泄及血尿酸的影响。方法 选择年龄大于 6 5岁高血压伴尿微量蛋白排泄量和血尿酸 (UA)指标高于正常值的患者 174例 ,随机分为氯沙坦组和依那普利组各 87例 ,在 6个月的治疗期前后 ,测定血压、血肌酐 (Cr)、尿素氮 (BUN)及尿微量白蛋白 (mAlb)、α1微量球蛋白 (α1 MG)、免疫球蛋白G(IgG)、血尿酸 (UA)。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尿微量蛋白排泄量均明显下降 (P <0 .0 5 ) ,但治疗后mAlb、IgG、α1 MG存在组间差异 (P <0 .0 5 ) ;氯沙坦组UA明显下降 (P <0 .0 5 ) ,而依那普利组UA没有明显下降。结论 氯沙坦和依那普利均可明显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保护肾功能 ,而氯沙坦更适用于合并有肾损害和高UA血症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经鼻(面)罩BiPAP机械通气治疗急性肺水肿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经鼻 (面 )罩双水平正压 (BiPAP)通气已成功用于治疗急、慢性呼吸衰竭 ,而对急性肺水肿的应用报道较少 ,特别正压通气对血流动力学的负面影响一直困扰着临床工作者。自 1 997年 1 0月~ 2 0 0 1年 3月 ,我们应用经鼻 (面 )罩BiPAP机械通气救治 2 6例急性肺水肿患者 ,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新型噻嗪类利尿剂吲达帕胺逆转左心室肥厚 (LVH)的效果。方法  96例高血压LVH患者 ,分别给予吲达帕胺 (A组 ,5 0例 ) 2 .5~ 5mg/d和硝苯地平控释片 (B组 ,46例 ) 2 0~ 6 0mg/d持续 12个月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及左室结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室间隔厚度 (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 (PWT)、心室重量指数 (IVMI)和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均有改善 (P <0 .0 5~ 0 .0 1) ,A组在改善LVEF方面优于B组 (P <0 .0 5 )。结论 吲达帕胺具有与硝苯地平类似的逆转LVH作用 ,有明显改善左心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病伴2型糖尿病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 ,多数患者在出现大量蛋白尿及血肌酐升高前 ,常常已有微量尿蛋白的排泄。就氯沙坦与非洛地平缓释片对该类患者尿微量蛋白的排泄影响进行对照观察 ,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原发性高血压病伴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蛋白高于正常而尿常规蛋白定性阴性 ,血肌酐<120umol/L共88例。高血压病诊断参考1999年WHO/ISH高血压处理指南 ;2型糖尿病采用1999年WHO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氯沙坦组 (44例 ,男29例 ,女15例 ,年龄42~71岁 ,平均55.7±12.1岁 )和非洛地平组 (44例 ,男31例 ,女13例 ,年…  相似文献   
10.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