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数字人"解剖系统在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140人,随机将学生分为A组和B组,各70人,分别对两组在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传统教学模式和"数字人"系统解剖辅助教学模式,对比两组解剖学教学成绩得分和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结果 B组学生在随堂测验中解剖位置、结构组成、功能意义三部分的成绩得分均高于A组(P0.05);B组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高于A组学生(P0.05)。结论在系统解剖学试实验教学中应用"数字人"解剖系统可提高学习成绩和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课程的基础课,其学习方法之一就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观点。教师如何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贯彻这一观点,对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解剖学知识尤为重要。在讲授解剖学课程时,如何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观点,谈几点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灸益气活血法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治疗前、后的行为学改变及海马组织中的T-chE的表达,为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恢复VD的学习和记忆功能提供实验依据。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VD模型组B,针灸治疗组C。模型组采用改良的Pulsinelli-4血管阻断法建立大鼠VD模型;针灸治疗组造模后选用百会、膈俞、气海、三阴交、膻中组成益气活血方治疗;未造模大鼠作为对照组。利用Morris水迷宫检验三组大鼠的行为学改变,对保存数据做统计处理,并用蛋白定量考马斯亮兰法测定海马组织中T-chE的活性表达。结果V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障碍明显,表现在水迷宫实验中,其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在原平台象限跨越平台次数与其余三个象限无显著差异;海马组织中T-chE的活性表达增加。而针灸治疗组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海马中T-chE活性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显著差异。结论针灸益气活血法可以明显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能显著降低海马组织中的T-chE含量,对VD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慢性酒精中毒伴癫痫发作脑电图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0例慢性酒精中毒伴癫痫发作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作脑电图(EEG)检测和分析。结果:EEG能敏感的反映脑神经细胞的生物电活动。EEG的异常率与酒精中毒对脑功能的损害程度有相关性。脑萎缩的形成与饮酒密切相关。结论:应用脑电图检测能全面反映慢性酒精中毒引起的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弥漫性损害,为临床提供客观指标。并根据脑电图变化观察癫痫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关建军  张晓英  王权龙 《河北中医》2010,32(11):1714-1715
金代名医刘完素为“主火论”者,寒凉派创始人,首倡“六气皆从火化”之说。然而综观刘完素的学术思想,其非常重视气液宣通,倡导“气液不通百病由作”的宣通理论,并将这一理论用于指导治疗外感热病、内伤杂病、五官疾病而获卓效,有“长沙复生”之誉。现就刘完素宣通思想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6.
姬军风  关建军  吴世卫 《河北中医》2011,33(10):1554-1556
目的探讨针刺益气活血法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脑海马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及治疗组采用改良的Pulsinelklli-4血管阻断法建立VD大鼠模型;治疗组造模后选用百会、膈俞、气海、三阴交、膻中组成益气活血方针刺治疗;未造模大鼠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大鼠Morris水迷宫实验各项指标及脑海马组织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每日逃避潜伏期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明显缩短(P〈0.01),但仍长于对照组(P〈0.01)。3组大鼠在训练第5 d后通过原平台位置的次数,治疗组大鼠多于模型组(P〈0.01),但低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脑海马组织中的SOD活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而MDA含量明显增高(P〈0.01)。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能明显升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P〈0.01),并且治疗组升高的SOD活性、降低的MDA含量已接近正常组(P﹥0.05)。结论针刺益气活血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作用可能与其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提高脑海马组织中SOD活性及降低MDA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固肠止泻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复制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及固肠止泻丸水溶液高[9.6μg/(kg·d)]、中[4.8μg/(kg·d)]、低[2.4μg/(kg·d)]剂量组,并设空白组,每组10只。高、中、低剂量组灌胃相应剂量固肠止泻丸水溶液,空白组及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持续干预2周。通过HE染色观察大鼠结肠变化情况,通过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宏观评分(macroscopic score,MS)以及结肠厚度和结肠水肿情况评估大鼠肠道病理症状改善情况,同时观察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5-羟色胺(5-HT)含量变化情况。结果:固肠止泻丸可有效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体质量减轻及大便异常、直肠出血、粘连、内黏膜出血、结肠厚度异常、结肠水肿等病理症状;降低MPO活性及TNF-α、5-HT含量,增加IL-10含量。结论:固肠止泻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理可能与改变结肠中TNF-α及IL-10的含量从而调节th1/th2平衡、降低MPO活性及5-HT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9.
关建军  杨勇 《陕西中医》2007,28(12):1651-1653
目的:探讨膜原部位的解剖学。方法:参考历代医家有关论述及相关文献资料对命题进行分析论述。结论:膜原部位的记载首见于《内经》,后世医家对膜原的认识有所阐发,吴又可对膜原部位认识有所发展,以吴又可为代表的温热病派,明确指出膜原的部位含盖了筋膜、筋膜间隙,并且以膜原解释瘟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从而创立了膜原学说,为我们研究膜原疾病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地黄膝龙颗粒治疗兔实验性膝骨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地黄膝龙颗粒对兔实验性膝骨关节炎节软骨组织形态学变化和血清、关节软骨中SOD的影响,探讨其治疗OA的机制。方法:将4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A)、模型组(B)、布洛芬组(C)、地黄膝龙组(D),据Hulth法造成骨性关节炎模型并分组治疗,分别观察骨关节炎家兔关节软骨组织形态学改变和血清、关节软骨中过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变化。结果:地黄膝龙颗粒可显著提高血清、关节软骨中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增强机体清除氧自由基能力,延缓OA组织学改变进程,达到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