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32篇
  2023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观察健胃消食膏膏摩对于急性脑梗死鼻饲患者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体质量指数(BMI以及3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的影响。方法 急性脑梗死鼻饲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胃消食膏膏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GNRI评分、体质量指数等营养情况以及治疗后3个月BI指数。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GNRI评分、BMI、治疗后3个月BI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健胃消食膏膏摩能减少急性脑梗死鼻饲患者营养不良的风险,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综合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病818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评价综合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住院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 5 39例 ,采用药物、针刺、按摩、康复、外用药等综合治疗 ;对照组 2 79例 ,单纯应用药物治疗。疗前、疗后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86 .8% ,对照组总有效率 75 .6 3% ,经 χ2 检验 ,P <0 .0 1。结论 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及早应用多种治疗方法进行干预 ,对促进中枢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减少了病残率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口逐渐进入老龄化,中风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中风成为中老年人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因此针对中风病的预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中风病发病因素的研究又是预防中风的基础。北京市1987~1992年对脑血管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而未见怀柔地区中风病的发病因索流行病学调查报道。  相似文献   
4.
1472例脑血管病患者发病因素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于2003年11月至2005年11月对1512例脑血管病患者的发病因素进行了相关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手拔罐治疗中风病后合并手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风病后合并手肿胀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康复治疗,治疗组加用手拔罐治疗,1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65.0%,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治疗组改善手肿胀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于中风病后合并手肿胀患者,手拔罐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偏瘫侧肢体肿胀,有利于患肢的神经营养和功能活动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效果。方法 30例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证属痰浊中阻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中药组(15例)和西药组(15例)。西药组患者手法复位前后,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口服,中药组患者手法复位前后,给予加味苓桂术甘汤口服。评定临床疗效,并随访1年,观察疗效及复发次数。结果中药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西药组72. 50%(P 0. 05)。中药组复发率0,显著优于西药组26. 67%(P 0. 05)。结论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证属痰浊中阻之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疗效确切,并且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3例按西医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化浊解毒通络中药,3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和66.67%,有显著性差异;且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及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化浊解毒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早期肢体康复对中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急性期缺血性及出血性中风患者共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基础治疗均相同,治疗组同时行早期肢体康复,2组疗程均为2周.采用改良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评价运动功能水平;以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能力,分别观察不同时点2组患者2个指标...  相似文献   
9.
补心通脉汤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3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婕婷  呼永河 《中医杂志》2011,52(2):155-156
2型糖尿病(T 2DM)患者脂肪性肝病的患病率为40%[1]。我们选择62例T 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服用补心通脉汤,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2009年3月~2010年3月在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4例,男23例,女11例;平均年龄(58.2±9.3)岁,平均病程(7.5±3.0)年。对照组28例,男16例,女12例;平均年龄(56.4±10.1)岁,病程(6.0±3.5)年。两组间年龄、性别、病程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纳入标准糖尿病诊断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最佳疗法.方法 将6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内科常规治疗并静点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熄风泻火通瘀方.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血肿吸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和血肿吸收速度情况,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熄风泻火通瘀方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更为有效的方法 ,对提高疗效、促进恢复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