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前列腺电切术在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应用.方法 30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平均手术时间55 min,平均失血量200 ml.结果 患者术后拔尿管后能自主排尿,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平均7.6分,最大尿流率平均18.4 ml/s,残余尿量平均24 ml,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证实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患者易接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上腺腺瘤切除术的优越性。方法后腹腔镜肾上腺腺瘤切除术24例。肾上腺皮质腺瘤13例,醛固酮增多症6例,肾上腺囊肿4例,髓脂肪瘤1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结果24例均获成功,手术时间为35~60min,平均50min。术中出血量为30~100ml,平均65ml。术后住院时间为7~14天,平均10天。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肾上腺手术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患者疼痛轻、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肾上腺肿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肾盂、输尿管疾病手术中,目前临床最常采用双“J”多孔支架管作为内引流(上通肾盂、下达膀胱),而应用普通金属导丝或钢丝放置双“J”支架管常较困难。自1997年1月至2001年1月,我院对收治的43例患者术中采用超滑导丝引导后,使放置双“J”支架管技术有了很大提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上腺腺瘤切除术的优越性.方法 后腹腔镜肾上腺腺瘤切除术24例.肾上腺皮质腺瘤13例,醛固酮增多症6例,肾上腺囊肿4例,髓脂肪瘤1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 结果 24例均获成功,手术时间为35~60min,平均50min.术中出血量为30~100ml,平均65ml.术后住院时间为7~14天,平均 10天.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肾上腺手术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患者疼痛轻、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肾上腺肿瘤的首选方法 .  相似文献   
5.
尺骨鹰嘴骨折是较常见的一种四肢骨折,我院自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共收治尺骨鹰嘴骨折21例。1临床资料1.1本组21例,男18例,女3例,年龄30-42岁。原因车祸10例,摔伤11例,粉碎骨折9例,开放骨折2例,闭合单纯骨  相似文献   
6.
胸腰椎暴裂骨折经后路手术治疗25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腰椎爆裂骨折是一种常见脊柱损伤,往往有骨块突入椎管,常合并脊髓及神经根损伤,手术治疗是一种必要的方法,自2003年以来,我院完成了25例经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斜颈是儿童较常见的一种先天性畸形,息斜颈者在婴幼儿时期很难被发现。故绝大多数错过了手法治疗。手术治疗成为必然。我院自1997年6月-2000年6月共收治先天性肌性斜颈18例,其中年龄小于7岁的15例患儿,我们采用了月牙形小刀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同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加前列腺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对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共15例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同期行电切手术治疗,术后常规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结果 随访0.5 ~6年,肿瘤复发4例,复发率为26.7%.所有复发病例再次手术发现肿瘤部位不在前列腺窝或膀胱颈处.原位复发1例,异位复发3例.所有患者术后排尿通畅,残余尿量均<10ml.结论 前列腺增生症致尿路梗阻是膀胱癌复发的重要因素,对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症致尿路梗阻者,解除梗阻可降低膀胱癌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宁泌泰胶囊治疗单纯性肾小球性血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单纯性肾小球性血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宁泌泰胶囊口服,疗程2个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为88.3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畸形红细胞计数明显减少(P〈0.01),且治疗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宁泌泰胶囊治疗单纯性肾小球性血尿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