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7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1.
目的:藏药十八味大象红花散治疗各种类型的肝硬化的临床分析。方法:采用藏药十八味大象红花散口服治疗36例各种类型的肝硬化患者,分析其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和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总有效率达91.7%。由此说明,藏药十八味大象红花散治疗肝硬化疗效显著,对肝纤维化有抑制或逆转重吸收作用,使肝硬化从形态和功能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并且无任何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此法改善患者自觉症状,较快改善肝脏功能,有利于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治愈率。方法处理组28例,泻脉方剂每日5~8g;对照组26例,9味牛黄丸丸每日8粒,一周以后对照自身症状,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临床治疗中处理组有效率为78.6%,无效率为21.4%;对照组有效率为61.5%,无效率为38.5%,这提示处理组药物泻脉剂与对照组药物9味牛黄丸对肝炎疗效显著差异。结论能明显改善患者自觉症状,较快地改善肝脏功能,降低ALT及TBil,而且配方组成均为草本植物,成本低,操作简便,疗效高,无任何副作用,在同类药物中可做为治疗肝炎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肝硬化,从藏医病机及治则方面对其基础理论和临床症状进行系统的分析,归纳分型,昔对定治疗方案。阐述了分型化的治疗方案以“青乃窦台”的常规疗法为基础,依照病情变化过程给予阶段性的治疗方法,从根拳上改善肝纤维化,预防疾病的恶化或并发症发生的治疗原则及方法方面分别加以了叙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血隆病与非血隆病患者红细胞参数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测定18例高血压病血隆病与18例高血压病非血隆病患者的红细胞参数,观察其与血隆病之间的关系。结果血隆病与非血隆病患者TK,RE,HB和ηb四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高血压病血隆病与非血隆病患者的TK,RE,HB和ηb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5.
血瘀证是传统中医药学和中西医结合研究中最为活跃的领域〔1〕,血隆病又称血隆上雍病〔2〕,是藏医药学中具有重要理论及实践意义的一个组成部分,二者都是由于体内血液失于正常流动而致的疾病,本文就基本理论、病因病机、症状体征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以冀有助于民族医药的进步和发展。1理论剖析中医学《金匮要略》中首次将“瘀血”作为一种单独病症进行辨治,但对血瘀之概念无明确之界定。唯《血证论》中指出:“其离经而未吐出者,是为瘀血。”由斯可见,关于血瘀的概念,尚无统一的认识。历代文献中,隋·巢元方将“血瘀”高度概括为“血行失度”…  相似文献   
6.
血隆病,是正常人体内的隆和血扰乱所导致的,是由于遍行隆紊乱,体内气血被扰乱而妄行所发疾病[1],又称血隆上雍病。本文就藏医血隆病的定义及标准化研究在此作深入探讨。1藏医血隆病概要藏医学关于血隆病的记载浩若烟海,现存最早的藏医著名医典《门杰达瓦加布》,其意为《月王药诊》,在其“生理”、“病因”的多个章节都提到了“血”和“隆”[2]。藏医学认为血液是七精华之一,其滋润和营养人体发育生长,是生命依存的主要物质,也是赤巴赖以存在的主要物质之一。[3]隆是藏医理论中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三种能量物质之一,也是引发疫病的三种因素之…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血隆病起居饮食疗法、经典药方、火灸疗法、涂搽熨敷法和放血疗法5方面概述了藏医学对血隆病的治疗认识,对藏医血隆病的治疗学说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藏医学界尚未见有关泻下疗法历史渊源的研究。笔者研究了大量历史文献,将关于此疗法的零散论述进行整理和归纳,得知藏医泻下疗法出现于公元前6世纪左右,完善和发展于8世纪,兴盛于11-19世纪,研究和应用于20-21世纪。本文以肝病的泻热疗法为例,阐述藏医泻下疗法的历史发展脉络,以填补藏医学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9.
浅述藏药治疗疾病的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藏医药的联系性、多元性、整体性理论,阐述了藏药复方在体外无效而体内能治病的现象及其原因;提出藏药在体内一连串反应的变化规律,强调了藏药现代化应重视体内反应过程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血隆病是藏族人民自古以来在青藏高原多种疾病斗争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涵盖范围广泛,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中医血瘀征,但具体内容又不尽相同。血隆病理论是藏医在其发展历史进程中,吸收其他兄弟民族及外来医学的许多精华,不断予以补充、提高,创造出的藏医独特的医学理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