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0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39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2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80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303篇
内科学   120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69篇
特种医学   54篇
外科学   202篇
综合类   686篇
预防医学   247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230篇
  4篇
中国医学   357篇
肿瘤学   57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这项研究为了评价骶神经调节对压力性尿失禁术后难治性、非梗阻型紧迫尿失禁的治疗效果。研究设计:本文回顾了由于压力性尿失禁术后恶化或新发的紧迫尿失禁,采用骶神经调节治疗妇女的病历。所有的患者都经历了预试验刺激。对人口统计学特征,外科和泌尿妇产科学病史,包括膀  相似文献   
2.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脑动脉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991年,Guglielmi等首先应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而后该技术逐渐被更多的神经外科医师所接受。微弹簧圈工艺和栓塞技术的发展,使得血管内治疗动脉瘤的适应范围不断扩大。近年来,该技术在国内已得到迅速开展。作者对GDC栓塞治疗的21例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进一步探讨急性闭合性轻型颅脑损伤的临床分型及治疗。方法:总结我科1996年7月-2001年12月收治急性闭合性轻型颅脑损伤病人2500例治疗,将其分为轻微型1750例(70%)和高危型750例(30%),治疗中轻微型仅有15例发展为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出现硬膜下积液,没有手术患,高危型有21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3例硬膜外血肿,25例硬膜下积液,9例硬膜下血肿,85例脑挫裂伤,其中10例行手术治疗。结果:经过严密观察病情和及时复查头CT,对病情加重及时处理,有手术指征行手术治疗,按GOS评分结果评定良好99.5%。中残为0.5%。无重残及植物生存和死亡。结论:对急性闭合性轻型颅脑损伤分型有助于临床观察及治疗。治疗中对高危型患应重视,要严密观察并及时复查头CT,根据出血量行神经外科处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病残率。  相似文献   
4.
分别对进行辅助生殖技术的47例发生卵泡过度刺激综合征(OH SS)的患者和对照组47例无此并发症的患者测定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和血浆消脂素水平。分析该结果与潜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和高胰岛素血症的相关性,提示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和血浆消脂素水平与OH SS的发病无相关性。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及血浆消脂素水平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发病无相关性@Salamalekis E.$Second Dept.of Obstet .and Gy-necol.,University of Athens ,Areta ieion Hospital,Athens,Greece Dr. @Makrakis E. @Vitora tos N. @党慧敏…  相似文献   
5.
非黑色素瘤皮肤癌(NM SC)是高加索人群中特别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但是在加拿大人群中的发病率却少有报道。作者选择了1960-2000年所有马尼托巴省首次报道的N M SC病例,对其发病率和危险性的历史变迁进行了研究。得到了NM SC的发病率和终生危险性。皮肤基底细胞癌(BCC)是NM SC一个主要类型,大约占到79%。从20世纪70年代至2000年,40岁以上人群中,BCC和鳞状细胞癌的发病率每年以2.4%的速度递增。与20世纪60年代相比,20世纪90年代NM SC的终生危险性增加了2~3倍。作者认为,由于NM SC对资源利用和治疗成本有较大影响,以及其容易预防…  相似文献   
6.
调查显示,职业性手部湿疹经常并发持续性皮炎,患者因此经常延长休假期,部分患者由此导致失业。以前的研究显示,职业性手部湿疹是由过敏性接触性皮炎和预后较差的异位皮炎引起。评价和比较在不同诊断组中职业性手部湿疹严重性及结果。方法:研究对象为在2001年 10月 ~2002年 11月间所有在丹麦国家主管部门注册登记的新发职业性手部湿疹的病例,共 758例。根据皮肤反应的强度和复发的频率将其严重性分为0~2级。从注册的增补信息中,作者使用邮寄问卷形式调查人群的发病时间、休假、现在从事职业和失业情况。结果:全部问卷的反馈率为 82%。作者…  相似文献   
7.
人类白细胞抗原-G蛋白在星形细胞肿瘤组织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胶质瘤存在免疫耐受。而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是一种非经典人类白细胞抗原,有研究表明HLA-G作为免疫耐受分子,在肿瘤免疫逃逸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蛋白印迹实验观察HLA-G蛋白在星形细胞性肿瘤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8.
瘢痕疙瘩样瘢痕可引起瘙痒和疼痛,但对瘢痕疙瘩的这些症状的特征,却很少有了解。由于瘙痒和疼痛是由小神经纤维传导的,小神经纤维功能异常可以解释这种现象。作者探讨了瘢痕疙瘩样瘢痕的瘙痒和疼痛的特征,并探讨了瘢痕疙瘩的小神经纤维的功能。作者对瘢痕疙瘩的瘙痒和疼痛的强度及位置进行了持续 1年的研究,进一步通过无创、非正常的刺激分别引起异常的疼痛和反射来观察小神经纤维的功能。作者使用定量热感觉试验 (在瘢痕疙瘩皮损处、瘢痕疙瘩周边皮肤和对侧正常皮肤做为对照)进行测试。共 28例患者参与研究(男 13例,女 15例),平均年龄为 34…  相似文献   
9.
股前外侧区穿支动脉的形态学研究及皮瓣设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的皮瓣设计方法,以便增加术前多普勒定位的准确性。方法6具动脉灌注明胶-氧化铅混悬液的新鲜成人整尸标本,解剖观测股前外侧区穿支,通过血管造影术和拍摄X线片测量其直径、行程、分支和定位。用3D—doctor和Scion Image软件分别测量穿支供血的趋向性、三维重建和单穿支供血面积。结果股前外侧区共有外径大于0.5mm穿支16支,平均外径0.8mm,平均供血面积45.61cm^2,其中20%为肌间隙穿支,80%为肌皮穿支。平均蒂长为(3.15±1.43)cm。自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发出的穿支在浅筋膜中的平均长度为2.63cm。结论改良的氧化铅-明胶灌注技术可以为皮动脉和穿支皮瓣的研究提供高质量的血管造影图像。本研究发现股前外侧单穿支皮瓣的最大供血面积是30cm×20cm。以股前外侧区穿支设计的穿支皮瓣可以移植到下肢或身体其他部位。  相似文献   
10.
紫外线可引起皮肤损伤。通过口服光防护剂来防护皮肤紫外线损伤有实际意义。作者调查了口服天然抗氧化剂———热带蕨类植物的皮质萃取物 (PL)的光防护作用。9名健康者参与研究,其皮肤类型分别为Ⅱ至Ⅲ型,在分别无口服 PL 和口服 PL(7.5m g·kg-1)后,暴露于人工模拟的不同剂量的紫外线中。暴露后 24h 后观察红斑反应,并对无口服 PL 和口服 PL 的皮肤进行活检。发现经 PL 治疗的皮肤暴露后,皮肤红斑明显减少(P <0.01)。组织学显示,PL 治疗的活检样本显示有较少的晒斑细胞 (P <0.05)、环丁烷嘧啶二聚体 (P <0.01)、增生的表皮细胞(P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