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现有研究认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等微生物感染与胃黏膜炎症损伤关系密切,且胃溃疡合并真菌感染者溃疡口愈合进程明显延长,溃疡面积明显大于单纯性溃疡,应用抗真菌治疗后,溃疡面积显著减小,症状减轻,其中白念珠菌为最常见的真菌感染菌种~([1]).不同基因型的白念珠菌菌株与胃黏膜损伤程度的关系,尚缺乏研究.本实验通过检测胃黏膜白念珠菌的ITS(internal transcribedspacer region)序列基因多样性,分析真菌菌株进化方向与胃黏膜病损的关系,初步探寻胃黏膜损害密切相关白念珠菌菌株.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检测消化性溃疡患者胃黏膜寄居的真菌,了解作为"毒热"因子的胃黏膜真菌的菌种多样性,及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方法:采集消化科就诊患者胃镜钳取的胃黏膜标本,共63人,用念珠菌显色培养基(CHROM agar)进行真菌分离培养鉴定。用玉米TWEEN80培养基进行真菌孢子形态学检查,用ITS(internaltranscribed spacer region)序列限制性酶切多态性方法(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检测分析真菌菌种多样性。结果:分离培养真菌32(32/63,50.8%)株,经ITS序列RFLP法鉴定白色念珠菌31株,光滑念珠菌1株。真菌阳性率与病理诊断成正相关(r=0.263,P=0.027),与性别、年龄、吸烟、饮酒、学历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黏膜寄居的真菌存在多样性,且真菌阳性率与病理损害程度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气解毒活络方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胃组织中Bcl-2、Bax及促生长素(ghrelin)表达的影响。方法:高健康SPF级Wistar大鼠5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造模组45只。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各10只,西药组以西沙比利(西安杨森)0.5 mg·(kg·d)~(-1)灌胃,中药组按人与大鼠等效剂量的6.3倍计算[12.78 g·(kg·d)~(-1)]灌胃。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8周。实验期间大鼠自由饮水,不使用降糖药及胰岛素等药物。每周称量一次体质量,根据体质量调整灌胃量。实验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体质量(body weight,BW)、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水平;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胃组织中Bcl-2、Bax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胃窦组织中ghrelin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明显降低,FBG明显升高,胃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及ghrelin mRNA表达降低,Bax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体质量增加,FBG明显降低,各治疗组大鼠上述其他情况明显改善(P0.01)。结论:益气解毒活络方可以改善DGP大鼠胃组织Bcl-2、Bax及促生长素的表达,保护胃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人胃黏膜病损处的真菌,及其基因多样性,分析菌种进化分支与黏膜病理损伤的关系.方法:用胃镜钳取有病损的胃黏膜标本65例(慢性胃炎52例,胃渍疡11例,胃癌2例).用念珠菌显色培养基(CHROM agar)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对鉴定为真菌的菌株样本按照病损程度分组,随机抽取菌株样本进行ITS序列检测,并比对同源性,建立进化树,分析菌株进化分支与胃黏膜病理损伤的关系.结果:分离培养出真菌菌株34个(34/65,52.3%),真菌阳性率在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癌样本中分别为44.2%(23/52),818%(9/11),10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23,P=0.030).进行ITS序列检测的18个菌株申请GenBank序列注册号为GQ280298-GQ280334,建立系统进化树显示真菌菌株某些进化分支与胃黏膜痛损有密切关系.结论:不同进化分支的真菌对胃黏膜炎症损伤的程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王垂杰教授脾胃病诊疗经验拾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垂杰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省名中医,从事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及研究20余载,学验俱丰,擅长治疗脾胃、肝胆疾病。王教授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拜于门下,现将其对于脾胃病诊疗宝贵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