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摘 要〕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胃息肉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研究样本来源于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期间福建省汀州医院收治的 600 例胃息肉患者,全部患者均行胃息肉检查诊断及内镜下治疗干预,分析各项指标。 结果:胃息肉主要病理类型包括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胃底腺息肉等,大部分息肉病灶结构为半圆形或圆 形隆起,600 例患者内镜下采用不同术式治疗胃息肉后 105 例患者复发,息肉超 1 cm、腺瘤性息肉、多发息肉、幽门螺杆 菌感染、年龄≥ 45 岁均是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通过对不同类型胃息肉病理特征分析可初步判断其性质,内镜 治疗胃息肉疗效显著,息肉超 1 cm、腺瘤性息肉、多发息肉、幽门螺杆菌感染、年龄≥ 45 岁易复发,需定期复查。  相似文献   
2.
张景英  傅文胜 《职业与健康》2007,23(11):973-974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疾病患者的胃镜及病理检查及对该部位肿瘤的检出情况.方法 在胃镜直视下行病理活组织检查1649例.结果 胃癌242例,食管癌70例,淋巴瘤5例,活检恶性肿瘤阳性数317例,为胃镜检查数的19.22%(317/1649).结论 认为胃镜检查加病理活检诊断,能提高上消化道肿瘤检出率,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骨外尤文氏肉瘤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骨外尤文氏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诊断鉴别诊断。方法通过组织学、特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观察骨外尤文氏肉瘤。结果肿瘤由大小和形态较一致的小圆形细胞排列成片块状或分叶状,也可因肿瘤细胞坏死。形成假菊彤团结构。免疫组织化学:VIM、S-100阳性;NSE、NF部分细胞弱阳性;EMA、CEA、LCA、L26及MYO标记阴性。结论骨外尤文氏肉瘤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恶性小细胞性肿瘤,恶性度高,转移率高,早期便可经血道至肺或其他脏器,预后差。  相似文献   
4.
卵巢甲状腺肿类癌伴皮样囊肿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巢甲状腺肿类癌有其独特的病理特征,我院接诊1例,现分析如下。 1病例资料 患者女,38岁,体检发现下腹包块20d入院。妇检:外阴婚产型,阴蒂无肥大,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子宫正常大小,中后位,子宫左侧触及约6cm×5.5cm×4.5cm大小包块,质硬。心、肺、肝、胆、脾、胰、双肾、胃、肠等均无阳性发现。B超检查:子宫左侧实性肿块,考虑卵巢来源。临床诊断:左侧卵巢肿瘤。行肿块切除,手术中见肿块边界清楚,予以剥除。  相似文献   
5.
目的 讨论大肠镜活检大肠腺瘤癌变的病理诊断。方法 对3 4例经大肠镜采样病理活检证实为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 4例大肠腺瘤癌变以绒毛状腺瘤为主。结论 大肠癌与大肠腺瘤癌变密切相关,临床对腺瘤无论大小均尽可能予以切除。  相似文献   
6.
脉弦滑质疑     
脉弦滑一词,在中医医学中被广泛应用。例如,六版教材《中医内科学》就有脉弦滑之说。似乎诊脉出现脉弦滑为顺理成章之事。然而,笔者认为,脉弦滑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兹将理由叙述于下。中医学认为,对脉象的辨别须通过位、数、形、势四个方面来体察。具体而言,以位分脉的有浮、沉等脉,以数分脉的有迟、数、疾等脉,以形分脉的有弦、滑、涩等脉,以势分脉的有虚、实、洪等脉。从相兼脉的形成来看,则是由具有位、数、形、势不同特点的脉象的组合,才能形成相兼脉,如沉数脉是表示位与数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青年女性胃癌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其病理特点。方法对23例青年女性(≤35岁)胃癌的临床病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已婚生育后妇女多见,占82.61%;病程较短,早期诊断率低,误诊率高;转移早,手术切除率低;预后较差;大多数为分化差的弥漫型,常见皮革胃,以胃窦部溃疡型多见。结论青年女性胃癌多数为分化差的溃疡型及弥漫型,黏液腺癌、低分化癌多,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应早诊断、早治疗。另外,青年女性胃癌与女性雌激素水平增高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骨外尤文氏肉瘤临床与病理分析(附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外尤文氏肉瘤属软组织恶性小细胞性肿瘤,少见。多见于青少年,平均发病年龄约20岁,40岁以上罕见。肿瘤多位于深部软组织,预后较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叶瘤为好,5年存活率为66%,最常转移至肺和胃,转移至淋巴结者少见。现将该院建科以来遇到的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病历介绍例1:女,49岁,因发现颈部肿物2 a,伴消瘦7个月就诊。患者有咽部异物感,无声嘶。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检查无异常。右侧甲状腺Ⅱ度肿大,于中下极扪及2个结节,大小分别为2.0 cm×1.5 cm×1.5 cm、1.0 cm×1.0 cm×1·0 cm,质硬韧,光滑,边界不清,无压痛,可随吞咽上下活动。TT31.04 nmol/L,TT4109.6 nmol/L,TSH 1.08 mIU/L。B超示右甲状腺7 cm×2.5 cm×2.5 cm大小,中下极探及2·0cm×1.5 cm及1.0 cm×1.0 cm不均质回声光团。疑诊甲状腺恶性肿瘤行手术治疗。术中见右侧甲状腺呈结节状,质硬,淡白色,与颈前组织粘连,手术…  相似文献   
10.
卵巢外恶性Brenner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巢Brenner瘤(又称卵巢纤维上皮瘤),发病率低,占所有卵巢肿瘤0.7%-1.7%。恶性Brenner瘤罕见,约占Brenner瘤4.1%,发病年龄34-87岁,平均64岁,多为单侧,偶见双侧发生。卵巢外恶性Brenner瘤更为罕见。笔者在学习过程中遇见1例原发腹膜后恶性Brenner瘤,现报告如下,并对本病的临床与病理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