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医学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艾灸对“阳虚”小鼠肝、脾DNA中锌、铜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灸法具有温通经络,调理气血、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等作用。现代实验研究证明灸法能激发机体抗病能力,促进新陈代谢,增进免疫功能,而调整作用是其关键。本实验是以艾灸法纠正羟基脲造成的小鼠“阳虚”状  相似文献   
2.
耳穴局部隆起对肝癌等疾病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人体某个脏腑发生器质性病变时,在耳廓的一定部位往往会出现相应的各种反应,故有人以耳穴视诊作为诊断疾病的辅助手段。近年来,利用耳穴视诊诊断肿瘤疾患,逐渐为人们所重视。为进一步探明耳穴局部改变对肝癌等疾患的诊断价值,我们作了以下观察。观察对象1.肝癌组经手术病理确诊或临床诊断的在我院肝外科病房住院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2.肝硬化组在我院内科消化系病房住院并经临床确诊的病人。  相似文献   
3.
不同艾炷量对“阳虚”动物脱氧核糖核酸合成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祖国医学认为灸治有扶正培元、温经散、调和营卫和温助阳气的作用。为了从分子水平探讨艾灸疗法的作用机理,作者曾以艾灸“阳虚”动物的命门穴,研究艾灸对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率的影响。但采用不同艾炷量艾灸命门穴,对“阳虚”动物DNA合成率的影响如何,尚未见报道。本文对艾灸的量效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