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桑白皮味甘、辛,性寒,归肺经,具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主治肺热喘咳、尿少水肿、面目肌肤肿胀等证,是临床最常用的草药之一,用桑白皮配伍的方剂如桑白皮汤、清金化痰方和清肺化痰汤等被广泛使用于临床。桑白皮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发挥其功效的物质基础,现代中药药效物质分析鉴定手段已较成熟,对桑白皮化学成分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入系统,该文查阅了近些年来关于桑白皮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相关方剂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文献报道,结合桑白皮已分离鉴定出的主要药效成分及主要药理作用,对桑白皮及其相关方剂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作用和机制进行综述;该文通过总结并分析现临床常用桑白皮方剂的组方配伍思路和常用量,为桑白皮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提供参考。该文为桑白皮及其相关方剂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深入研究提供思考,有利于桑白皮及其相关方剂在临床上发挥更广泛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建立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法筛选含VEB-3型基因菌株.方法 不重复收集2003年1-12月革兰阴性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株292株,用酚-氯仿法抽提基因组DNA;首先以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VEB基因;挑选阳性菌株34株再PCR扩增包含168位点的一段约110 bp的基因片段,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igh resolution melt,HRM)分析后测序验证.结果 VEB-3亚型与其他亚型基因通过HRM分析具有显著的差别;测序结果与HRM分型结果一致.结论 应用HRM技术可以准确快速筛选含VEB-3型基因菌株.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针对不同平面脊髓损伤排尿障碍大鼠尿动力学及膀胱c-Kit的调控作用。方法将SD雌性大鼠分别制作胸髓和骶髓全横断脊髓损伤模型。于实验第22天将造模成功并进入脊髓损伤后期的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胸髓损伤组、胸髓损伤电针组、骶髓损伤组、骶髓损伤电针组, 每组取10只, 并与10只假手术组对照。2个电针组均取关元、三阴交穴位电针刺激, 每日15 min, 共14 d。干预结束后, 对各组大鼠进行尿动力学检测, 采用HE染色观察膀胱形态学改变, 采用Real-time 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膀胱c-Kit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 胸髓损伤组膀胱容量及顺应性均明显降低, 残余尿量明显增加(P<0.05), 骶髓损伤组的残余尿量、膀胱容量及顺应性均明显增加(P<0.05), 且2组膀胱的组织形态也发生了异常改变。胸髓损伤组大鼠的膀胱c-Kit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 骶髓损伤组则明显降低(P<0.05)。分别与2个造模组比较, 电针干预增加了胸髓损伤大鼠的膀胱容量和顺应性(P<0.05), 电针干预还降低了骶髓...  相似文献   
5.
王帆  倪瑛  李卫岗  陈超  张文生 《环球中医药》2023,(12):2584-2589
川陈皮素来源于中药陈皮的多甲氧基黄酮(polymethoxyflavonoids, PMFs)成分,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炎、抗肥胖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功效,现代研究发现其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方面具有良好的潜力。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严重的健康和社会问题,药物治疗为最常用的治疗手段。川陈皮素通过抑制淀粉蛋白β-分解酶1的活性,增加中性内肽酶的活性,调控cAMP/PKA/ERK,减轻淀粉样蛋白神经毒性;提高乙酰胆碱转移酶的活性、降低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增强谷氨酸受体-1的磷酸化水平,提高神经元突触可塑性;调节活性氧、超氧化酶歧化物、丙二醛水平及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减轻神经细胞氧化损伤;调节PI2K/AKT和NF-κB信号通路、调控炎症因子水平,减轻神经炎症损伤;逆转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改善微管细胞骨架紊乱;调节胰岛素信号传导和线粒体功能,改善昼夜节律、睡眠周期失调。表明川陈皮素通过多种机制发挥防治AD的作用,但目前关于川陈皮素治疗AD的临床研究尚少,应进一步加强相关研究,以期为AD治疗新药的研发提供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整合子的分布。方法运用PCR扩增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Ⅰ、Ⅱ、Ⅲ类整合子,然后进行整合子可变区序列测定。结果 2007年1-12月共分离到非重复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133株,Ⅰ类整合子检出率为61.9%,未检出Ⅱ、Ⅲ类整合子,成功扩增出81株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整合子的可变区,其中32株携带的基因盒顺序为aacA4-catB8-aadA1,44株为同时含有aacA4-catB8-aadA1和aacC1-orfP-orfQ-aadA1,3株为aacC1-orfP-orfQ-aadA1。结论Ⅰ类整合子与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密切相关,在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处方的组方配伍规律。方法 收集国家及各省市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关于疫情确立的中医药诊疗方案,以及中英文数据库中已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整理其中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方药,运用关联规则、药物复杂网络关系和基于主成分分析(PCA)降维和K-Means算法进行药物聚类,分析组方核心药物和配伍规律。结果 纳入治疗方剂共639首,共涉及单味中药237味。频繁项集结果显示支持度较高的药物有甘草、杏仁、麻黄、石膏、黄芩、半夏、藿香、茯苓、陈皮、苍术、厚朴、连翘等,主要为宣降肺气药、清肺解毒药、芳香化湿药等,并形成支持度较高的药对、药组如麻黄、杏仁、石膏、黄芩配伍,茯苓、半夏、藿香、陈皮配伍等;频繁且相关结果显示,有些药对支持度不高但关联紧密,如附子、山茱萸、人参,草果、槟榔等组成的药对;复杂网络结果显示以麻黄、杏仁、石膏、甘草、黄芩为核心,与厚朴、苍术、草果、槟榔、茯苓、连翘、半夏、藿香、陈皮等形成紧密关系;聚类分析获得6类药物社团,具有清肺解毒、芳香化湿、辟秽化浊、通腑解毒祛瘀、回阳救逆、补气养阴等配伍特征。结论 结合不同的数据挖掘方法可以从不同层面反映COVID-19用药与配伍特点,为中医药治疗疫病提供资料及依据。   相似文献   
8.
路阳  黄钰玲  倪瑛 《四川医学》2013,34(5):707-708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颈夹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电针刺激颈夹脊穴;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25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对照组痊愈14例,显效17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P>0.05。结论电针刺激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显著,是治疗本病的较佳疗法。  相似文献   
9.
倪瑛 《吉林医学》2012,33(3):547
目的:通过病例探讨分析纳洛酮对于肝性脑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肝性脑病患者56例,分成对照组(26例)和治疗组(30例)。测量治疗前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血氨、脑电图、8 h清醒率、48 h清醒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5%,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用药后患者清醒时间比对照组提前,对血氨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脑电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对肝性脑病有积极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