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近几年来 ,笔者从淤论治顽固性头痛收效颇佳 ,现就所录临证验案举其一二 ,简介如下。案 1 钱某 ,男 ,67岁 ,1 997年 1 1月 2 0日初诊。头痛反复发作 3年余 ,迭进中西药物治疗罔效。近因家事所困 ,情志不畅而头痛加剧 ,特来求治。刻诊 :头痛剧烈 ,太阳穴部尤甚 ,痛如锥刺 ,心烦易怒 ,夜来少寐 ,纳差 ,二便自调 ,舌质紫黯 ,苔薄微黄 ,脉弦涩。测血压 2 0 /1 1 .5 k Pa。查脑电图、脑部CT均未见异常。脉症合参 ,证属淤血内阻 ,肝阳偏亢。治宜活血化淤 ,佐以平肝潜阳。方拟 :桃仁1 2 g,红花 8g,当归 (酒炒 ) 1 0 g,生龙骨 3 0 g,川芎1 5 g,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自拟双活蠲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5例用双活蠲痹汤加减治疗,对照组32例用抗风湿类西药(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2组均以2个月为一疗程,观察治疗1个疗程和停药3个月时疗效。结果:1个疗程结束,治疗组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停药3个月时治疗组临床治愈率高、复发率低,较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活蠲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自拟通塞克癃汤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门诊或住院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7例运用自拟通塞克癃汤加减治疗,对照组40例均采用乙菧酚、酚妥拉明一般保守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通塞克癃汤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4.
2004年以来,笔者自拟通瘀定痛汤治疗偏头痛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30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男6例,女24例;年龄17—62岁,平均(38.9±13.6)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4.19±2.53)年;血管神经性头痛25例,三叉神经痛5例。诊断标准为病程3个月以上,反复发作,痛势甚剧,痛止如常人,发作频率为数日1次至数月1次,头痛持续时间由数分钟至数日。排除颅内占位病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拟双活蠲痹汤治疗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49例,治疗组用双活蠲痹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用昆明山海棠片治疗。疗程为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双活蠲痹汤治疗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40例用法莫替丁、多潘立酮、枸缘酸铋钾,Hp阳性加奥美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治疗,治疗组65例在与对照组治疗相同的基础上加补中健脾、疏肝和胃、行气活血中药,均治疗1个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8%、对照组7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温胆汤始载于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全方由半夏、陈皮、竹茹、枳实、茯苓、甘草等组成。原书谓“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温胆汤”。但后世对此说颇有异议。汪昂《医方集解》谓:“温胆汤治不眠用二陈汤加枳实、竹茹,二味皆凉药,是以凉肺经之热,非以温胆经之寒也。其以温胆汤名者,以胆欲不寒不燥常温为候耳。”《古今名医方论》谓:“和即温也,温之者,实凉之也。”众说纷纭,可见温胆汤并非为“胆寒”而设。今人郭维一认为“胆寒”之“寒”,当理解为“痰”。笔者有同感。胆属木,为中正之官,又为清净之腑。喜宁谧而恶烦扰,喜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