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6年   2篇
  2009年   1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风后遗症 ,俗称偏瘫 ,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高 ,其死亡率占疾病的前三位 ,本病致残率、复发率极高 ,如不及时康复治疗 ,多留有后遗症。笔者以头、体针结合为主治疗中风后遗症 32 4例 ,均收到满意疗效 ,现介绍如下。l 一般资料32 4例患者中 ,男 :1 78例 ;女 :1 46例 ;年龄最大 71岁 ;最小 1 9岁 ;病者最长 9年 ;最短 3天 ;治疗时间最长 8个月 ;最短的 2 4天 ,所有病例均有脑CT、MRI检查确诊。2 临床表现左侧偏瘫 1 5 3例 ,右侧偏瘫 1 71例 ;伴有面瘫2 73例 ;舌强语塞或语言不利 2 1 4例 ;二便失禁 5 2例。3 治疗方法头针 :按焦氏头…  相似文献   
2.
尿石症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目前,由于对尿石形成的病因仍不十分清楚,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因此,中医药治疗尿石症研究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降低阑尾手术切口感染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切口感染是阑尾切除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既增添了患者的痛苦,又延长了住院的时间。因此积极预防阑尾手术切口感染是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院外科1988~2007年共行阑尾切除手术986例,其中27例并发了切口感染,占2.7%,见表1。1.2治疗及结果阑尾术后切口发生感染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它与患者的年龄、营养状况、机体的免疫力、阑尾的病理改变及手术者的技术熟练程度直接有关,但是只要提高思想认识、严格无菌操作、改进手术方式。术中做好切口保护,估计脓液较多时,先做小切口吸引脓液,然后切开腹膜,并常规将腹膜外翻固定于皮肤保护巾上,使“切口腹膜化”,手术常规切除病变阑尾,吸尽腹腔脓液及炎性渗出物,对脓液局限于中下腹腔或盆腔,吸尽脓液后,用纱布块吸洗,对腹腔脓液吸尽后,再用甲硝唑、生理盐水冲洗,并根据术中情况并酌情放置腹腔引流管。阑尾手术切口的感染率是可以降低的。术后切口感染27例,经切口换药治愈。2讨论2.1切口选择问题正确选择切口直接关系着手术野的良好显露,而良好的手术野显露又是方便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感染的前提。理想的手术切口应是易于接近病灶、组织损伤最小、延长切口方便、愈合牢固...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无张力修补术技术替代超高龄老年人腹股沟疝常规修补手术或常规难以修补的疝气。方法对18例采用Lichtenstein和Mesh-plug手术技术治疗超高龄老年人腹股沟疝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结果18例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术后出现尿潴留2例,切口积血1例,术后6~24h之内全部下床活动。无缺血性睾丸炎,全组治愈。术后随访观察2个月~4年,无一例复发。结论采用无张力修补术技术治疗高龄老年人腹股沟疝,明显优于常规疝修补术,是常规手术不能替代的理想手术,作为首选手术。  相似文献   
5.
佟秉权 《中外医疗》2016,(20):75-76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方法从该院接受治疗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中方便抽取55例,抽取年限在2010年1月—2015年3月期间,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n=27)和观察组(n=28),其中,观察组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复发率分别为(85.22±10.24)min、(90.24±17.65)mL、(12.12±1.05)d、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及采纳。  相似文献   
6.
本人治疗 2 8例足跟痛患者 ,均收到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男 :2 1例 ,女 :7例 ,年龄 1 6岁~ 70岁 ,跟骨摄片 ,80 %以上有不同程度的跟骨骨刺形成 ,临床表现 :足跟痛 (一侧或双侧 )晨起为重 ,轻者活动片刻后症状缓解 ,重者活动后症状加重 ,足不能站地。局部检查无红肿。临床有虚、虚中夹实之分。2 治疗方法以大凌穴为主 ,配合在大钟 ,行强刺激手法 ,在行针的同时让患者不断的跺脚 ,以达到通络止痛之目的。年老体弱脉细弱足跟酸痛者 ,加肾俞、命门、腰阳关、太溪、三阴交等。如虚中夹实 ,痛如针刺而不能行走者 ,局部取穴 ,由足…  相似文献   
7.
尿石症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目前,由于对尿石形成的病因仍不十分清楚,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因此,中医药治疗尿石症研究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浅谈几点老年人的口腔疾病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科学文化的进步,世界人口寿命平均延长,老年人口在增多,老年口腔病已成为医学上较令人瞩目的问题,老年人的口腔器官与其他器官一样,在形态、机能、组织、细胞方面都有改变。而许多疾病的诊治与心理活动又有密切关系。充分认识口腔领域中的这些现象,对提高临床工作有一定意义。现将此病的有关问题作一简要介绍。1老年人口腔组织的变化1.1牙齿、牙周牙齿的改变同咬合关系、口腔卫生、食物类别、遗传等诸多因素有关。常见的老化现象是磨耗、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牙骨质增生、根管闭锁、髓室变小、牙髓活力降低。老年人齿龈萎缩、牙颈外露、牙冠外突、牙槽骨受炎性反应、创伤、缺乏功能性刺激等原因引起吸收。一般都有牙石形成,龈炎和牙周炎,且年龄越大,牙周膜和韧带越薄弱,这可能与咀嚼功能下降和牙周膜血管硬化有一定关系。1.2口腔黏膜、舌60岁以后,口腔黏膜上皮层变薄,血管发生硬化改变。在舌边缘和口底常可见到静脉曲张,牙龈轻度角化,腭黏膜角化并常发生过角化现象。随年龄的增加,腭部脂类沉积也加多,腭部黏膜随戴用义齿的年限加多而变粗厚。无牙颌的口腔中舌稍肥大,是因为牙齿丧失的关系。舌乳头随年龄增长而减少,味蕾数目也减少,因而味觉减退。由于食物溶解后才能作...  相似文献   
9.
佟秉权 《中外医疗》2016,(16):72-73
目的:研究并探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技术改进对于喉返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方便选取该院于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5例进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的研究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甲状腺腺叶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实施改进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手术后对患者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喉返神经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分别为7.14%﹑0.00%,较之对照组的29.63%﹑14.81%,均明显更低(P<0.05)。结论实施改进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有利于保护喉返神经,减少术中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和术后喉返神经永久性损伤。  相似文献   
10.
龋病、牙髓病、根尖周病为常见牙齿疾病,其治疗方法均以充填术或替硝唑抗生素糊剂。经临床观察和术前后X光对比,无一例外,每一颗牙齿都进行了充填物“拆除重补”和替硝唑抗生素糊剂的治疗,随访效果良好,有效地保留了患牙。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院2007年4月至2008年4月的门诊患者计:105例,年龄7~70岁。干髓术后失败为94只牙,其中并发残髓炎29例,根尖周炎40例,合并瘘管者为10例;根管治疗术后失败为3例,出现根尖周炎症状为6例,合并瘘管者11例;龋病治疗失败13例,出现牙髓炎症者8例,急性根尖周炎者5例。充填时间最短1d,最长时间3.5年。1.2治疗方法全部患牙在重新开放的基础上,予彻底扩挫根管,3%双氧水,0.9%生理盐水交替冲洗,c.P或f.c棉捻换药2~4次,以及替硝唑抗生素糊剂的药物治疗2结果本组病例所有患牙无一例拔除,随访最长3年,最短2个月,牙齿咬合关系正常,无疼痛及嘴嚼不适,瘘管全部消失。3讨论干髓术因其操作简单易行,在基层临床工作中被广泛采用,并辅助药物治疗,但干髓术治疗有其局限性。仅在牙髓失活后清除冠髓组织而保留根髓。因此临床上要求干髓剂应现配现用,勿使用配制时间较长的于髓剂。对牙髓仍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