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研究我国土家族及国内部分地区民间使用的药材“散血莲”(披针新月蕨Pronephrium penangia—nitro H.的根状茎及叶柄残基)的性状与显微特征。方法: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结果:描述了其根状茎及叶柄残基的性状与显微特征,绘制了横切面的简图、详图和组织粉末显微详图。结论:散血莲根状茎和叶柄残基的性状、横切面与粉末显微特征明显,可作为该药材开发推广应用的鉴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鉴定蕲艾种质资源并为优质选育和推广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48份蕲艾样品进行扩增,并用PopGen1.32和GenAlEx 6.5等软件进行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结果 通过预实验筛选的11条引物共扩增出184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84条,多态性条带占比100%。观测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Ne)变化范围分别为1.4728~1.5924和1.2867~1.3977,Nei’s总种群遗传多样性指数(Ht)为0.3521,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4187,基因流(Nm)为0.6940,表明蕲艾遗传多样性较高,不同类群间有一定的分化和基因交流。根据UPGAME聚类分析结果,相似性系数为0.73时,48份艾草材料可被分为五个类群,其中类群4(野艾)和类群3(赤艾)的一致度最高,遗传距离最近,而类群2(白艾)和类群1(香艾)的一致度最低且遗传距离最远。结论 ISSR分子标记技术可用于蕲艾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研究,可为蕲艾的鉴定以及资源挖掘提供基础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