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中国医学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何银柱 《国医论坛》1995,10(3):30-30
1经前水肿,从脾论治案胡某,女,30岁,1993年6月22日就诊.患者每次月经来潮之前眼面及四肢出现浮肿,经后浮肿自行消退已1年有余。现经期将至,特来求治.诉每次行经7天左右,经色淡且量多,伴两胁微胀、肢软、梦多,食欲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而腻,边有沧痕,脉弦缓。证属脾湿困,运化失常,反侮于肝.治宜健脾祛湿,佐以疏肝行气.于五警徽合柴胡氏肝散加味:泽泻189,裁等、苍白术、赤书、益母草、沙枣仁各129,猪等、香附、郁金、柴胡各1儿,丹参、冠球也各209,桂枝3g。5剂,水煎服.1993年6月28日复诊:月经已来3天.5剂药尽…  相似文献   
2.
肝为风木之脏,乃藏血之处,体阴而用阳.性喜条达,功专疏泄.然必赖肾水以涵之,脾土以培之,始能遂其生长蓬勃之机,体得以健,人因以和.若外感或内伤,致肝脏疏泄功能失常,则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故前人谓:“肝为万病之贼”(《续名医类案》).疏泄肝气法临床运用非常广泛,现举数例如下:1 疏肝健脾,以治臌胀水系阴类,动以阳和.鼓胀发病,一般认为多责之肺、脾、肾五脏和三焦、膀胱两腑.但肝失疏泄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如《金匮·水气病》篇所说:“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转侧,胁下腹痛……”.故疏泄肝气,使清升浊降,则血行如常而诸证自已.病案举例:严某,男,34岁,农民,1990年5月8日就诊.诉:腹膨胀、尿少月余.伴纳差乏力,胁肋疼痛,精神急躁易怒,大便秘,小便短赤.查体:巩膜轻度黄染,颈胸部有5枚蜘蛛痣,肝掌.舌红绛,苔薄黄,脉弦细而数.查肝功能:SB34umol/L.SGPT200u,HBsAg(+)·B超提示:肝硬化腹水.诊断为膨胀(水鼓).治拟疏泄肝气,健脾利湿为法,方用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加减.处方:柴胡、赤芍各10g,丹参、茯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