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近年来肱骨内上髁炎治疗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为肱骨内上髁炎治疗的临床疗效提供思路。方法通过网络系统检索了2002年至2018年6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等信息检索平台,对治疗肱骨内上髁炎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针刺,推拿,小针刀,中药,嵌针,穴位注射等综合疗法均能使患处局部组织的黏连,水肿及炎症反应的到改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从而减轻局部组织压力及疼痛。结论肱骨内上髁炎中医药治疗方法多样,疗效肯定,无明显副作用,但评价标准不统一,样本量小,难实现双盲,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壮医经筋疗法结合整脊手法治疗骶髂关节错位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骶髂关节错位患者60例,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23~52(38.97±3.23)岁;病程2 h~5.1个月,平均(2.19±1.12)个月。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26~50(39.07±3.30)岁;病程3 h~6个月,平均(2.41±1.05)个月。治疗组予壮医经筋疗法结合整脊手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灸推拿治疗。治疗前患者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腰骶部疼痛、髂后上棘不在同一水平并伴有活动障碍,骨盆分离试验、“4”字试验呈阳性,治疗后依据改良的Macnab标准及“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来进行疗效评价。结果:60例患者获随访,平均时间8个月。两组患者术后末次随访时改良Macnab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腰椎功能评分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壮医经筋疗法结合整脊手法治疗骶髂关节错位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的应用发展。  相似文献   
3.
手法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具有行气止痛、活血祛瘀、解痉除痹、疏通经络、分解粘连的功效,可促进炎症吸收,从而缓解颈部疼痛。手法治疗还可纠正关节紊乱,具体表现为可缩小寰齿前间隙,减少齿状突与寰枢椎两者轴线之间的偏移距离。临床常用于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的手法有:壮医经筋手法结合改良小角度矢状位扳法、颈椎微调手法、整脊调曲结合寰枢端转法、定点三项仰正法及枢椎短杠杆推法等。也有学者将手法与针刺疗法、综合疗法相结合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取得满意疗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手法治疗的安全性缺乏统一规范,如手法操作角度、力量的控制,手法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的适用范围和禁忌证的研究等。另一方面对各种手法力学原理的研究相对较少,同时对手法治疗的基础研究较为匮乏,一定程度上缺乏客观大数据、大样本的支撑等。今后,在开展手法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的临床研究时,应规范各类手法的操作要点,加强不同手法治疗的基础研究,力图为临床医师提供更为有效的、规范的诊疗方案,减少因手法操作不当而带来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