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方血栓通胶囊的药理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复方血栓通胶囊是以三七为主的纯中药制剂,是目前治疗脑血管、冠心病、眼底病及其它血管性疾病的新药,本品由中山医科大学和广东石龙制药厂共同研制,并于1996年经卫生部批准生产。1药理实验研究1.1复方血栓通胶囊对大白鼠微循环的影响:共用180~220gSD种大白鼠37只,雌雄兼有,随机分成5组,用20%乌拉坦肌注麻醉(0.7ml/100g),颈总动脉插管,连接SJ-42多道生理记录仪监测血压,按大白鼠肠系膜微循环观察法进行实验,制备大白鼠肠系膜活体标本,采用37℃恒温平衡克氏灌洗液,以保持标本的温度、湿度、PH值和离子浓度的衡定。小…  相似文献   
2.
丁菱  何善智  钟伟秋 《医学综述》2012,(19):3293-3294,3299
目的探讨依那西普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我科收治疗的69例R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给予依那西普皮下注射治疗,每次25 mg,每周2次;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每次10 mg,每周1次。观察两组患者症状及体质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各症状及体征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74%vs 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依那西普治疗RA具有疗效好、见效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是目前治疗活动性RA的一种较佳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选择2010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21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查阅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相关文献制定自编影响因素问卷,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本研究入选的121例患者中,93例患者预后良好,预后良好率为76.86%,不良率为23.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女性和体质量指数高是影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而治疗及时是影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预后较差,预后好坏同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患者需要加强锻炼达到减肥的目的,同时,一旦出现类风湿关节炎,及时寻求医师的帮助,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绝经后妇女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骨代谢标志物的关系.方法 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绝经期妇女腰椎BMD值,参照WHO的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将109例绝经后妇女分为无骨质疏松(NOP)组,骨量减少组(OPl)组和骨质疏松(OP2)组,测定各组受试者BMD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骨代谢标志物包括血清骨钙素(0C)、Ⅰ型原胶原N端肽(PINP)、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β-CTX)、25羟维生素D(VitD-T)和甲状旁腺素(PTH)的水平.结果 随着OP程度的加重,BMD值逐渐降低,而年龄逐渐增大;然而不同骨量组患者的OC、PINP、β-CTX和PTH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骨代谢标志物水平未提示与骨密度存在联系;血清OC、PINP、β-CTX和PTH只反映绝经后妇女骨转换的高低,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诊断无明显意义.  相似文献   
5.
有机磷农药中毒32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近5年来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32例,报告如下。巨资料和方法1.l一般资料:32例中,男17例,女16例;年龄2~74岁;接触中毒5例,口服中毒27例。毒物种类:甲胺磷26例,乐果中毒3例,另3例不详(但经毒物分析证实);就诊时间:l~24小时;轻型中毒2例,中型6例,重型24例。1.2治疗及转归:迅速切断中毒源,彻底清除毒物,常规给予洗胃,导泻,擦洗全身,早期足量使用解磷定,迅速阿托品化。有5例出现呼吸骤停,即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有2倒出现反跳,其中1例由于洗胃不彻底(患者不合作).另1例(乐果中毒)是由于阿托品用量不…  相似文献   
6.
何善智  丁菱 《当代医学》2011,17(8):26-27,19
本文系统地阐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与分型,阐述糖皮质激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应用,血浆皮质醇测定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激素治疗最新研究状况,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激素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心脏骤停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病,如何提高抢救效果一直是医学界探讨的问题。我科从1997年下半年起,应用心脏泵进行主动按压减压心肺复苏术(ACD~CPR)抢救了12例心脏骤停,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12例为1997年8月~12月间急诊科就诊或留观病人。男7例,女5例;年龄50岁~85岁,平均62岁。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3例,急性肺水肿3例,尿毒症高血钾1例,脑血管病2例,慢性肺心病呼吸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对6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月到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采取来氟米特治疗,对照组使用CTX治疗,观察患者主观感受和各种客观临床指标。结果对于疗效比较,两组有效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各种指标当中尿蛋白定量、ANA和ds-DNA在治疗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蛋白、C3、C4的数值两组之间的差异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CTX相比较,来氟米特较在治疗狼疮性肾炎患者上不但能保证治疗效果,还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更为经济实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溶栓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献[1]报道,溶栓的疗效与发病后的溶栓治疗时间有密切关系,因此应尽早使心梗患者接受溶栓治疗。我院于lop年6月始在急诊科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溶栓治疗,现将治疗情况与同期院内溶栓治疗情况相比较,报道如下。工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本院1995年1月~1998年7月住院及急诊观察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共67例,其中急诊溶栓组(急诊组)31例;院内溶栓组(院内组)36例。所有病例溶栓选择标准及适应证均参照溶栓疗法参考方案同。1.2治疗方法尿激酶(UK)150万u+NS100mL,于30min内滴人。溶栓前含服阿司匹林0.1g,于溶栓后8-12h测凝血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依那西普)对风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5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7例)以及对照组(25例),实验组采用依那西普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硫酸羟氯喹片治疗,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2.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0%;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关节疼痛数、关节压痛积分、晨僵、20 m步行时间、关节肿胀积分等临床指标比较中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其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血沉治疗后指标较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风湿病患者采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