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剂量参麦注射液(红参、麦冬、五味子)(HD-SM)在晚期癌症病人治疗中的价值.方法:32例晚期癌症病人作为治疗组在化疗过程中使用HD-SM,同时以单纯化疗28例患者作对照组(化疗过程中仍采用除SM之外的支持对症治疗),观察两组病人化疗完成情况及疗效,并评价HD-SM的应用价值.结果:治疗组均能如期完成4周期的化疗计划,未出现治疗相关性死亡,近期疗效满意(87.5%),而对照组仅完成1周期的治疗.结论:HD-SM对恶性肿瘤化疗有增效、减毒作用,并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是一种良好的恶性肿瘤的辅助性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2.
大剂量参麦注射液在晚期癌症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逯华  陈日新  伍美娟 《中成药》2004,26(9):729-731
目的:探讨大剂量参麦注射液(红参、麦冬、五味子)(HD-SM)在晚期癌症病人治疗中的价值.方法:32例晚期癌症病人作为治疗组在化疗过程中使用HD-SM,同时以单纯化疗28例患者作对照组(化疗过程中仍采用除SM之外的支持对症治疗),观察两组病人化疗完成情况及疗效,并评价HD-SM的应用价值.结果:治疗组均能如期完成4周期的化疗计划,未出现治疗相关性死亡,近期疗效满意(87.5%),而对照组仅完成1周期的治疗.结论:HD-SM对恶性肿瘤化疗有增效、减毒作用,并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是一种良好的恶性肿瘤的辅助性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3.
肝癌放疗前后血浆VEGF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肝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42例非手术肝癌患者放疗前1d、放疗开始后7d及1个月时血浆VEGF含量。按近期疗效分为有效组与无效组,按治疗前VEGF含量分为高水平组与低水平组,分析近期疗效、无疾病进展时间及1年生存率与VEGF之间的关系。结果近期有效率(CR+PR)为71.4%,无效率(NC+PD)为28.6%。有效组放疗前后血浆VEGF水平均低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前高、低水平组无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3.1、6.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年生存率分别为42.9%、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肝癌患者血浆VEGF水平可作为放疗效果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联用热灌注化疗对盆腔晚期恶性肿瘤并发腹水的增效及提高病人对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对36例各类盆腔晚期恶性肿瘤并发恶性腹水的患者,行热灌注化疗加心理干预。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存质量、治疗的依从性及毒副作用等。结果该组患者的腹水有效率(CR+PR/总例数)为77.78%(28/36);行心理干预后改善了患者的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治疗依从性亦明显增加(P<0.05或P<0.01)。结论腹腔热灌注化疗是治疗盆腔晚期肿瘤并发腹水的一个简单、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法,联用心理干预在增加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同时,提高了治疗效果,改善了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外周插入中心静脉法的临床应用观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为病人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方法 :采用一种新途径行中心静脉插管术 (PICC)。结果 :(1)插管成功率为 93% ;置管时间为 (30 .16± 2 6 .6 0 )天 ;(2 )置管长度上肢左侧为 (4 1.2 6± 3 .84)cm ,右侧为 (37.78± 3.84)cm ;(3)选择贵要、正中、头静脉置管与留置时间长短及到达中心静脉位置无显著差异(P >0 .0 5 )。结论 :外周插入中心静脉法方便、安全、易掌握  相似文献   
6.
伍美娟  刘梅凤  钟颖  朱州 《华夏医学》2013,26(4):792-794
患者自我管理是指通过提供各种自我管理与支持的手段,由患者自己承担一定的治疗性和预防性保健任务,其理论基础和内容主要来源于Bandura[1]的社会认知理论。由于恶性肿瘤患者的中心静脉置管存在留置时间长、潜在并发症风险高、掌握置管相关知识程度参差不齐等特点,同时,也存在部分患者携带中心静脉导管出院院外护理的现象,护士不能对导  相似文献   
7.
甘氨双唑钠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甘氨双唑钠(CMNa)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经病理和细胞学证实的Ⅲ期NSCLC病人4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A组)22例和对照组(B组)20例,B组采用全身伽玛刀放疗,每周5次,每次3.5Gy,总剂量为70Gy。A组采用全身伽玛刀放疗,同时使用CMNa800mgm2,每周5次。结果A组CR率和总有效率(CR PR)均明显高于B组;A组病人治疗达到PR和CR时的中位照射剂量均低于B组;两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MNa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有较肯定的放射增敏作用,明显提高了NSCLC的近期疗效,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肿瘤病人行PICC置管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研究   总被引:99,自引:2,他引:97  
目的:为肿瘤病人化疗期间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避免中药物特殊不良反应对血管的破坏。方法:采用外周导入中心置管(PICC)对100例肿瘤病人进行置管给药并观察长期这的临床效果。结果:(1)这成功率为93%;(2)置管留置时间30.16±26.60d;(3)本组实验未发生1例血、气胸和误伤动脉等严重并发症。结论:(1)置管成功率高;(2)长期置管可不必换管。(3)PICC较传统置管术发生严重并发症低。因  相似文献   
9.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是将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由肘窝静脉沿血管送入上腔静脉(SVC)的一种操作方法。从1992年德国医生Forsnann,在X线辅助定位下成功地完成第1例导管置管以来,它已发展成为一种方便、有效、安全的置管技术。我院化疗科于1998...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与介入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63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3DCRT组及TACE组,分别采用伽玛射线3DCRT及Seld inger技术TACE治疗,评价治疗结束后3个月的有效率及毒性反应。结果3DCRT组肿瘤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占68.8%,TACE组CR+PR为76.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Ⅲ级毒性反应分别为15.6%与2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伽玛射线3DCRT可作为非手术切除肝癌的首选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