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芪参颗粒干预过量异丙肾上腺素致小鼠心力衰竭的效果,并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预测其作用机制。方法制备过量盐酸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心力衰竭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空白组、芪参颗粒组、福辛普利组。通过超声、病理和心脏指数分析各组小鼠心功能,并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预测靶点。结果超声方面,芪参颗粒可显著降低心力衰竭小鼠左室收缩末内径(P0.05),显著提高射血分数(P0.05)与短轴缩短率(P0.05)。形态学中,芪参颗粒可有效降低心力衰竭小鼠心脏指数。病理显示芪参颗粒组心肌组织的病变程度显著减轻。网络药理学显示芪参颗粒治疗过量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心力衰竭作用靶点可能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α2A型肾上腺素受体(ADRA2A)、α-2型肾上腺素受体B亚型(ADRA2B)等有关。结论芪参颗粒能显著改善过量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小鼠心力衰竭,其机制可能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降低,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活性、调节交感神经系统、抑制肿瘤坏死因子(TNF)等炎症介质合成等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杜仲Eucommia ulmoides雄花的黄酮类化学成分,并进行抗氧化活性筛选。方法 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ODS等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并运用DPPH自由基和H2O2诱导PC12细胞凋亡实验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 从杜仲雄花95%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10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柚皮素(1)、槲皮素(2)、槲皮素-3-O-α-L-阿拉伯糖基 (1→2)-β-D-葡萄糖苷(3)、异槲皮苷(4)、江户樱花苷(5)、槲皮素-3-O-β-D-葡萄糖基 (1→2)-β-D-葡萄糖苷(6)、山柰酚-3-O-β-D-(6″-O-乙酰基)-β-D-葡萄糖苷(7)、芦丁(8)、异鼠李素- 3-O-β-D-葡萄糖苷(9)、紫云英苷(10)。结论 化合物1569为首次从杜仲雄花中分离得到;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2468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能明显抑制H2O2诱导PC1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芪参颗粒干预心力衰竭大鼠的药效研究,并基于氧化应激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左冠脉结扎诱导的心力衰竭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芪参颗粒组、福辛普利组。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HE)法、Masson染色分别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病理变化,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大鼠心肌中氧化应激关键分子p47~(phox)、RAC1的含量。结果:HE染色和Masson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紊乱,丧失正常结构,心肌间质出现大量炎细胞浸润,胶原过度沉积,纤维明显增生;而芪参颗粒与假手术组排列整齐,细胞形态基本无变化,几乎没有沉积的胶原蛋白。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显示模型组p47~(phox)、RAC1在mRNA与蛋白层面显著增高;而芪参颗粒可显著降低p47~(phox)、RAC1的含量。结论:芪参颗粒能显著改善左冠脉结扎诱导诱导的大鼠心力衰竭,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47~(phox)、RAC1诱导的氧化应激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穿心莲内酯干预过量异丙肾上腺素(ISO)致心力衰竭小鼠的药效,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预测其作用靶点并验证。[方法]制备过量盐酸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心力衰竭小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穿心莲内酯组、地高辛组。通过心脏超声、形态学与病理分析,评价各组小鼠心功能。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预测药物靶点,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候选靶点m RNA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和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与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比值(E/A)显著降低(P0.05),左室收缩末内径(LVIDs)显著增大(P0.05),心肌细胞肥大,伴有血窦扩张和结缔组织增生,心肌组织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CR,HMG-Co A还原酶)基因表达显著上调(P0.05)。与模型组相比,穿心莲内酯组小鼠EF、FS和E/A显著升高(P0.05),LVIDs显著降低(P0.01),心肌细胞肥大减轻,心肌组织HMGCR基因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穿心莲内酯可以改善过量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心力衰竭,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MG-Co A还原酶、调节胆固醇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借助网络药理学技术预测并筛选四妙勇安汤干预心力衰竭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潜在靶点,探讨四妙勇安汤对心力衰竭的疾病-多靶点-多成分的干预作用机制。[方法]依据在线中医药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疾病分类预测和筛选四妙勇安汤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四妙勇安汤活性治疗心力衰竭的成分-靶点网络。[结果]在四妙勇安汤中筛选出89个活性成分,共涉及心力衰竭等15个靶点,且活性成分与预测的靶点有较好的相互作用,预测的15个靶点主要与ACE、ADRA2A、ADRA2B、等靶点有关。[结论]表明四妙勇安汤改善心功能的机制可能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活性、调节交感神经系统等有关,并且在四妙勇安汤治疗心力衰竭中金银花药味的贡献度可能最大。  相似文献   
6.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各类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近年来随着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增加,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的人群也逐渐庞大。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OS)是指体内氧化与抗氧化作用失衡,导致中性粒细胞炎性浸润蛋白酶分泌增加,产生大量氧化中间产物,对机体产生一种负面作用。大量研究证明,氧化应激在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探讨氧化应激反应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机制,为预防及治疗心力衰竭提供新的思路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清热解毒药主要用于治疗痈肿疮毒、咽喉肿痛、丹毒、痄腮、痢疾等热毒所致疾病。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的防御反应。近年来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清热解毒药对炎症反应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该研究通过检索近5年文献,对金银花、山银花、忍冬藤、连翘、黄连、栀子、穿心莲、蒲公英、玄参、白头翁、仙鹤草等11味中药的抗炎机制进行分析,发现清热解毒药主要是通过NF-κB,MAPK,JAK-STAT 3条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作用,且作用环节相似。并且,针对目前该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为今后清热解毒药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借助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并计算丹参干预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潜在靶点,探讨丹参对心力衰竭的疾病-靶点-成分的网络干预作用机制。方法依据在线中医药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疾病分类预测和筛选丹参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丹参治疗心力衰竭的靶点-成分网络,利用韦恩图(Venn diagram)分析丹参治疗心力衰竭与充血性心力衰竭靶点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结果在丹参治疗心力衰竭中筛选出12种活性成分,共涉及心力衰竭相关13个靶点,活性成分与预测的靶点有较好的相互作用,预测的靶点主要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ADRA2A、ADRA2B等靶点有关。结论丹参可能通过主要活性成分丹参新酮、丹参醌、丹参新醌等,作用于靶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α2型肾上腺素受体、β2型肾上腺素受体等改善心功能、治疗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五味降压散的镇痛、镇静作用。[方法]通过醋酸扭体法、热刺激法观察五味降压散对小鼠的镇痛作用;通过悬尾法观察五味降压散对小鼠的镇静作用。[结果]实验表明,五味降压散中剂量能够显著减少小鼠的扭体次数(P0.05),五味降压散低剂量在给药90 min、高剂量在给药30、90 min时均能显著延长小鼠的痛阈值(P0.05);五味降压散高剂量在给药120 min能显著缩短小鼠5 min内悬尾活动时间,延长小鼠5 min内悬尾不动时间。[结论]五味降压散在达到特定剂量时,具有一定的镇痛镇静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分析穿心莲内酯的研究现状,介绍穿心莲内酯抗菌、抗炎、抗病毒、免疫调节、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保肝利胆等药理作用,指出穿心莲内酯直接的作用机制靶点和机制尚未完全阐释清楚,需要更多的实验研究跟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