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男性患者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预测因素。方法 :共 10 4例男性患者入选 ,年龄 6 4 .9± 9.6岁。综合患者的人群因素、临床特征和无创伤检查结果 (血液生化和心脏超声等 ) ,结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单支病变 2 4例 ,多支病变 80例。以多支病变为因变量 ,慢性胸痛、血尿酸水平增高、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和左心房扩大是其有统计学意义的自变量 ,其余因素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胸痛、血尿酸水平增高、左心室射血分数减低和左心房扩大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男性患者多支病变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Barthel评分应用于高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脉介入治疗的意义。方法:选择181例75岁以上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根据Barthel评分,将其分成3组:<70分组(n=62)、≥70~90分组(n=72)及≥90分组(n=47)。比较3组患者住院后1个月内的临床转归。结果:与≥90分组相比,<70分组患者年龄较大、女性比例更高、入院时收缩压较低、白细胞计数更多、既往消化性溃疡比例较低、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比例更高、进行急诊介入治疗的比例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90分组相比,<70分组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较低、脑钠肽前体(pro- BNP)水平更高、消化道出血比例更高、住院时间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0~90分组和≥90分组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罹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且Barthel评分小于70分的高龄患者住院后1个月内临床转归不佳;这类患者进行冠脉介入治疗时,应慎重权衡风险与获益。  相似文献   
3.
东菱迪芙与丹参血塞通合用致多浆膜腔出血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68岁,2004年3月20日因“洗澡时晕到1次伴右上肢肌力减退”于外院就诊,头颅CT示“腔隙性脑梗死”,当天即开始给予东菱迪芙5BU/d,隔日使用共3次,同时予“丹参30ml/d 血塞通16ml/d”,连续使用5d。2004年3月24日晚7点3d分左右患者与家人交谈中突然意识不清,随后发现血压测不出。立即给予“多巴胺”静脉滴注,约2min后患者神志转清,但出现气急、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和肢体冰冷,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78岁,因“反复胸闷胸痛1年余,加重1个月”于2004年8月10日收入我院老年科病房。既往史:1年前曾因胸痛在外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提示:左前降支远段40%~50%狭窄,第一对角支中段40%~50%狭窄,后降支开口40%~50%狭窄。当时考虑病变血管较小(直径2mm左右),建议药物治疗。有高血压20年余,血压最高值为210/110mmHg(1mmHg-0.133kPa)。否认其他特殊疾病史。入院当时查体,心肺均无特殊异常。心电图提示V1~V5T波倒置,心肌酶学检查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钙蛋白T(TnT)均正常,超声心动图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左心房、左心室内径均在正常范围,室间隔厚度nmm,左心室射血分数60%。予阿司匹林(拜阿司匹灵肠溶片)、氟伐他汀、消心痛和卡托普利等治疗,胸痛症状缓解。2004年9月30日患者于情绪波动后再次出现胸闷、胸痛伴明显气急,无法平卧。体检发现二尖瓣听诊区3/6级收缩期杂音,两肺湿哕音,血压100/70mmHg,心电图无明显变化,随访心肌酶学标记物异常,CPK、LDH和TnT分别升高至661U/L、465U/L和0.14μg/L(2004年10月1日检测),予呋塞米(商品名:速尿)、二羟丙茶碱(商品名:喘定)、硝酸异山梨酯(商品名:消心痛)针剂治疗效果不明显,于2004年10月6日转入心内科病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左心室射血分数减低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的临床转归。方法11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分为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NEF)组和射血分数减低(DEF)组。NEF组共61例患者,男47例,女14例;DEF组共49例患者,男42例,女7例。记录PCI术后患者的重要心血管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再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再次心绞痛和心功能不全)。结果经过6~54个月随访发现,同NEF组相比,DEF组中术前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多见,左心室收缩和舒张末期内径较大,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二组间重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PCI和积极药物治疗后,近中期临床预后接近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的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KLF15基因突变导致心房颤动(房颤)的机制。方法:收集152例特发性房颤患者和206名健康对照者的临床数据和血标本,提取基因组DNA。测序分析KLF15基因以寻找致房颤突变。克隆KLF15基因,构建其野生型和突变型表达质粒,转染培养的HeLa细胞,应用双荧光报告基因分析系统研究突变体的功能特点。结果:在1例特发性房颤患者中发现KLF15基因新突变c.946G>T (p.Glu316X),该突变不存在于206名对照者中。功能分析表明该突变型KLF15蛋白对靶基因的转录激活作用丧失。结论:首次揭示KLF15基因功能丧失性突变是部分房颤的分子病因,对房颤患者的遗传咨询及预后风险评估具有潜在意义。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男性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预后预测因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影响男性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PCI)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10 4例男性冠心病患者入选 ,包括急性心肌梗死 6 1例 ,不稳定性心绞痛 4 3例。随访 (11.9± 8.7)个月。综合患者的人群因素、无创检查、合并症情况和冠状动脉造影情况 ,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分析提示 ,以重要心脏不良事件为因变量 ,前降支近中段病变是有意义的预测因素 (P <0 .0 5 ) ,相关系数为 2 2 .0 0。其他因素为无意义变量 ,P >0 .0 5。结论 前降支近中段病变是男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重要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8.
乔祺 《天津药学》2017,(1):29-30
目的:减少门诊药房在调剂工作中产生的差错隐患,尽可能避免调剂差错事件的发生,有针对性地提高药品调剂工作的质量.方法:对门诊药房内部的差错隐患进行为期1个月的调查,收集数据,在分析药品调剂差错原因的基础上,寻找工作中每一个细节,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并对干预前后的情况进行比对.结果:采取干预措施后,差错隐患数由51例减少为34例,干预前后隐患率由0.86%下降到0.55%,效果显著.结论:通过采取干预措施,有效减少了门诊药房调剂差错隐患,提高了药品调剂工作质量,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心房颤动患者血浆纤溶抑制系统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浆中纤溶抑制系统的变化.方法:将45例患者根据临床诊断分为3组:对照组(诊断为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特发性房颤组和房颤并发脑梗死组.3组患者年龄、TC和L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其他临床并发症且未应用抗血栓治疗.取空腹外周血,用ELISA法检测血浆中凝血酶激活的纤溶酶抑制剂(TAFI)抗原、TAFI活性、纤溶酶-α2-抗纤溶酶复合物(PAP)和纤溶酶活化物抑制剂-1(PAI-1).结果:3组患者血浆中TAFI、TAFI活性、PAP和PAI-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房颤患者周围血中纤溶抑制系统指标变化不明显,心房局部纤溶抑制系统是否被激活及其在血栓形成中的意义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是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很高的疾病之一,美国的统计数字显示,2000年冠心病的新发病例数为1200万例,死亡人数为46万例;在45~55岁人群中,心血管疾病患病率为30%左右,65~75岁则为65%左右,75岁以后更高。随着生活质量提高和医疗条件改善,人类的寿命不断得到延长,冠心病患者中较高年龄患者比例也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