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0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乔新忠 《中医研究》2007,20(11):17-18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胃与痰湿病关系最为密切,是历代中医之共识。由于气是津液输布的动力,而肝脏主气机的疏泄,对气机的升降出入起平衡协调的作用,因而肝主气机疏泄的功能是否正常,与津液的输布及痰湿的产生有重要的关系。本文拟就肝胆与痰湿病的病理关系及其辨证施治做初步探讨,请同道指正。1肝胆与津液代谢生理病理关系肝主疏泄,胆主生发,肝胆具有疏通发泄全身的气、血、津液等,促进其畅达、宣泄的作用。肝胆与津液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津液运行的通畅与否及津液的生成是否正常二个方面:1.1肝胆失疏是津液停聚、…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肝脾在生理相关、在病因病理密切相连两方面探讨了从脾着手论治乙肝相关性肝硬化中的生理、病理基础。重点论述了辩证论治的指导下,健脾疏肝柔肝法,健脾泄浊法,健脾软肝法,补脾利水法等临床选方,选药规律,特别突出顾护脾胃要贯串治疗乙肝相关性肝硬化的始终。旨在使广大医者对其有足够的认识,以提高中医药防治乙肝、乙肝相关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消脂护肝胶囊治疗脂肪肝1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消脂护肝胶囊治疗脂肪肝的疗效。方法:采用消脂护肝胶囊(黄芪、决明子、泽泻、柴胡、郁金、丹参等)治疗本病150例,并设对照组90例采用东宝肝泰片治疗。结果: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消脂护肝胶囊有清肝、祛痰、舒肝消脂之效。  相似文献   
4.
乔新忠 《光明中医》2007,22(12):53-54
舌为心之窍,功能主司味觉和表达语言.中医治舌病的历史很久远,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疾舌"的记载;距今2000多年的<黄帝内经>就明确提出"视唇舌好恶,以知吉凶"的方法,并有"舌痛"、"舌本强"等病证记载.但目前有关舌病报道极少.  相似文献   
5.
柴胡桂枝汤出自《伤寒论》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按仲景原意,此方为少阳兼太阳表证之主方。其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是太阳证而轻;微呕、心下支结,是少阳柴胡证亦轻。惟病关少阳,不宜峻汗,故欲解太阳之邪,必舍麻黄而取桂枝法。惟二证皆轻,故以柴胡、桂枝二方原剂量减半相合,名日柴胡桂枝汤。反之,若二证皆重,似可依原量相合,其大法当无变异,乃视病情轻重,而为剂量之增减,亦仲景心法也。  相似文献   
6.
乔新忠 《中医研究》2007,20(7):39-40
高脂血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危害性极大。2005-10—2007-02,笔者采用自拟调脂汤治疗高脂血症50例,疗效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舌为心之窍,功能主司味觉和表达语言。中医治舌病的历史很久远,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疾舌”的记载:距今2000多年的《黄帝内经》就明确提出“视唇舌好恶,以知吉凶”的方法,并有“舌痛”“舌本强”等条文记载。但目前有关舌病报道极少。兹就临床所遇,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