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台州医院全面对住院流程进行优化,围绕如何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和更好的就医感知,同时又能降低成本,基于患者的视角定义住院服务价值流图,消除不增值环节,提高流程效益,改善患者体验,并在持续改善中追求完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5S"管理方法改善康复科工作环境,使医疗活动有序进行.方法 对康复科进行现场评估,运用"5S"管理方法对康复科中的环境、物品、药品、器械等进行分类考核评价.结果 康复科实施"5S"管理法以来,医护人员对本科室的工作环境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5S"管理方法能有效解决工作场所凌乱和无序状况,确保诊疗工作正常运作,节约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KCNQ1及SLC30A8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间在本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T2DM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对象早晨空腹静脉血5 m L,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水平、胰岛素和血脂的水平,基因型检测使用单碱基延伸法,分析不同基因位点和T2DM相关性状况。结果 SLC30A8基因对照组TT、CT及CC基因型的频率依次为16%、52%及32%,观察组依次为13%、49%、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90,P0.05);对照组T、C等位的基因频率依次为61%、39%,观察组依次为7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CI=0.795~1.684,OR=1.205,χ~2=11.553,P0.05)。观察组TT基因型血清FINS及HOMA-B高于CT基因型和CC基因型,观察组TT基因型血清TC、TG和FPG低于CT基因型和CC基因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CNQ1基因对照组TT、CT及CC基因型的频率依次为27%、41%及32%,观察组依次为24%、45%、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06,P0.05);对照组T、C等位的基因频率依次为53%、47%,观察组依次为6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CI=0.863-2.104,OR=1.171,χ~2=12.995,P0.05),CC基因型血清TC、TG、FPG及Hb A1c低于CT、TT基因型,血清FINS高于CT、TT基因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C30A8基因多态性rs13266634位点和KCNQ1基因多态性rs2237892位点和T2DM发病及血管并发症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1病历介绍患者,女,38岁,1999年因心悸、手抖、颈部增粗在本院明确诊断为Graves病,予丙基硫氧嘧啶(PTU)口服,规律减量,于2002年底遵医嘱停药。2005年5月复发,予他巴唑10 mg3次/d口服,症状减轻;10月出现反复发作性强烈饥饿感,伴头昏眼花、乏力、手抖、出汗,无意识改变,无抽搐,进食即缓解,均于餐后3~4 h即下一餐前或凌晨发作,服用他巴唑10余天自行停药,后仍反复发作上述症状,于11月初收住院。无糖尿病及家族史,无服降糖药物、应用胰岛素史,无肝病,无嗜酒、输血史。查体:无突眼,甲状腺I度肿大,心肺听诊无殊,腹软,无压痛,未及肿块。入院后上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机理。方法取40只雄性小鼠,分为5组:对照组、阿卡波糖对照组、葛根素(2.5、5.0、10)μM,每组8只,采用酶抑制动力学方法,研究葛根素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和抑制动力学,并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葛根素对小鼠血糖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葛根素是一种可逆的竞争型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半抑制浓度IC50为(4.32±0.42)μM],抑制常数Ki为(0.41±0.09)μM;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对比,葛根素能够明显的抑制大鼠血糖水平的增长。结论葛根素作为一个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诱导了酶活性的降低,对调节血糖水平起到重要作用,为临床降血糖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