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2篇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1984年   8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研究肝细胞癌癌组织色素框同源蛋白7(CBX7)和磷酸化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表达及其对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68例,所有患者接受肝癌切除术,并随访3年。术后,取癌组织和癌旁肝组织,采用RT-PCR法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CBX7 mRNA和PERK mRNA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CBX7和PERK蛋白表达。结果 癌组织CBX7 mRNA水平为(0.51±0.10),显著低于癌旁组织【(4.11±0.91),P<0.05】,而癌组织PERK mRNA水平为(4.87±0.99),显著高于癌旁组织【(0.58±0.15,P<0.05】;38例肿瘤直径>3 cm患者癌组织CBX7蛋白呈高表达阳性率为33.3%,显著低于30例肿瘤直径≤3 cm组的66.7%,而PERK高表达阳性率为73.3%,显著高于肿瘤直径≤3 cm组的26.7%,28例AJCC Ⅲ/Ⅳ期患者癌组织CBX7蛋白呈高表达阳性率为8.3%,显著低于40例AJCC Ⅰ/Ⅱ期患者的91.7%,而PERK高表达阳性率为7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0%(P<0.05);32例癌组织CBX7高表达患者1 a、2 a和3 a生存率分别为78.1%、65.6%和53.1%,显著高于36例呈低表达患者【分别为52.7%、38.9%和30.6%,P<0.05】,38例癌组织PERK高表达患者1 a、2 a和3 a生存率分别为55.3%、44.7%和31.6%,显著低于30例呈低表达患者【分别为80.0%、63.6%和53.3%,P<0.05】。结论 癌组织CBX7表达下调,而PERK表达增强的HCC患者预后差,需要给予特别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等人的论文对苏联现行的奶牛品系繁育是否可行,提出了质疑。分析我们的观察材料和文献资料,可以得出完全正确的结论,即奶牛的品系繁育需要改进。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一是品系繁育给扩大利用提高者公牛造成很大困难,二是解决不了商品场内的自发性近交。  相似文献   
4.
近十年来,在欧洲各国,匈牙利的养羊业发展最快。1981年初,匈牙利有绵羊314万只,其中母羊占190万只。全国绵羊98%是肉毛奶兼用新品种——匈牙利美利奴,平均个体剪毛量4.2—4.7公斤,按一只母羊计算,平均生产35—38公斤肉,有些农场还平均挤有30—40公斤商品奶。全国生产的羔羊肉大部分出口,羊毛供本国毛纺工业用,羊奶供制造乳酪用。  相似文献   
5.
这次讨论涉及了一系列改进现有品种、培育新品种的理论和方法的今后发展,及在集约化、工厂化条件下应用的重要问题。 育种方法应当促进高产家畜的形成,保证中心育种场和经济综合体等有理想品质的畜群。在人工群体(品种、群、品系、类型)内,个体和一组家畜的变异性是选择的基础。每一群体有自己的谱系结构,例如,品种结构是由品系、品族、品种内类型和群组成;品系有几个支系;育种群有几个品系和品族等。任一品种的育种品质和生产品质及其纯种性都是靠谱系结构维持下来的。品种及其结构单位有自己的特点和用途,这一点在品种演化和合理利用时一定要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6.
论文作者们分析了7个中心育种场牛群的育种方法,在说明种公牛获得和利用的方法之后,得出唯一的结论,认为上述场内品系(近交)公牛的育种品质不如品系杂交(非近交)公牛,建议改变奶牛的繁育体系。新体系的主要环节应当是在良种场通过建立封闭育成品系,获得优秀种公牛,在经济场应用育成品系轮换制,扩大利用“提高者”公牛的精液。  相似文献   
7.
澳大利亚新近育成和正在培育五个绵羊品种:新型边区来斯特、考摩、道美尔、白色苏福克和格罗乌马克。 新型边区来斯特 1965年康多博林农业试验站为改进边区来斯特的繁殖品质及其在澳大利亚条件下的生活力,用边区来斯特×多胎美利奴的杂种母羊与双羔生的边区来斯特纯种公羊交配到三代,然后对羊群进行封闭繁育。新品种含有12%美利奴血液。在新型边区来斯特羊中,对繁殖品质进行强度选择,留下多胎母羊继续繁殖,空胎母羊一个不留。选种时很注意个体的结实性,同时考虑14月龄以前的生长速度、体躯发育指标和羊毛品质。对新品种公羊和纯种边区来斯特  相似文献   
8.
乌兹别克现有57.2万只山羊,两年增加9.6%。现正从事提高毛用山羊和培育黑色绒山羊新品种的工作。 一、提高苏联毛用山羊品种,主要在几个专业场进行 如1980年初“嘎拉巴”农場有4.67万只山羊,其中有5,600只绒山羊,“高山”农場有6.55万只山羊,其中有1.5万只绒山羊。乌兹别克的苏联毛用山羊体大,结构匀称,各部位被毛的弯曲和毛长度均匀。幼龄母山羊毛细度48—56支,公山羊44—48支。年龄增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肝癌根治性切除时的临床病理因素对术后出现伴有门静脉癌栓(PVTT)复发性肝癌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原发性肝癌R0切除的206例病人首次切除至肝癌复发期间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根据肝癌复发时是否伴有PVTT分为伴有PVTT组和无PVTT组,分析肝癌复发时PVTT形成的危险因素。在伴有PVTT的复发性肝癌病人中,分析影响PVTT形成时间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多发病灶、无肿瘤包膜、肝功能Child分级B级的肝癌病人肝癌复发时,伴有PVTT的比例更大。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多发病灶、无肿瘤包膜、Child分级B级是影响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PVT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以这3个危险因素建立“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PVTT预测模型”,每个危险因素赋值1分,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评分对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是否发生PVTT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P=0.003,95%CI 0.557~0.766),曲线下面积为0.662,Cut-off值为0.5分,约登指数为0.302,敏感度为60.0%,特异度为70.2%。模型得分越高者无瘤生存时间越短(P=0.007),且出现伴有PVTT复发的比例更高(P=0.001)。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及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在复发性肝癌且伴有门静脉癌栓病人中,低分化肝癌术后出现肉眼可见的PVTT时间更短(P=0.000)。结论 多发癌灶、无肿瘤包膜、肝功能Child分级B级的肝癌病人R0术后更容易出现伴有PVTT的复发,其中肝癌低分化者生长速度更快。对具有高危因素的病人采取更紧密随访或预防性治疗措施,或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鉴定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CCA)甲基化与表达谱综合生物标志物,预测CCA患者预后。方法 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下载33例CCA样本和8例正常样本基因组甲基化数据及临床信息表达谱数据,同时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下载甲基化数据进行验证。鉴定差异甲基化基因(DMGs)与差异表达基因(DEGs)的交集基因,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鉴定甲基化生物标志物,并使用ROC曲线来评估该模型的性能。在验证组中对该模型进行验证,通过GO功能注释,探讨DNA甲基化标志物的生物学功能。结果 通过对TCGA甲基化数据分析,共鉴定出600个差异甲基化基因和6 876个差异表达基因,并从中筛选出与生存相关的2个甲基化基因(SOX9和FZD10),最终将SOX9和FZD10组合基因构建预后预测模型,作为CCA预后的生物标志物。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SOX9和FZD10组合生物标志物能够将CCA患者区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低风险组患者总生存期明显高于高风险组(2.07年 vs 0.92年)。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SOX9和FZD10组合生物标志物是CCA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基因本体(GO)功能分析表明,SOX9和FZD10参与转录因子、转录调控、肿瘤蛋白多糖调节和干细胞的调控。结论 本研究经过多组学分析,在TCGA数据中筛选出SOX9和FZD10基因组合的甲基化预后标志物,可以将CCA患者分为高风险组与低风险组,并且该组合基因是CCA独立的预后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