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科自1985年以来,收治了3例睾丸扭转的患者,年龄分别是:15、2 2和2 6岁。因3例患者起病前均无明显的诱因,故在诊治过程中容易出现误诊,错过了保留睾丸的手术时机,本文在总结经验教训使睾丸扭转病例能早期正确诊治。例1:男,15岁,初三学生,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睾丸及右下腹疼痛,为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右侧睾丸轻度肿大,但压痛明显,体温正常。到门诊诊治,按急性睾丸炎处理,行抗炎治疗3d后,因症状未见好转而入院,急诊行彩色多普勒B超检查,示右侧睾丸无血流,即行手术探查,发现右侧睾丸已变黑、坏死,睾丸顺时针方向旋转了72 0°,行右侧睾丸切…  相似文献   
2.
嗜酸性膀胱炎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嗜酸性膀胱炎的临床诊断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嗜酸性膀胱炎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综合分析讨论本病病因学、诊断和治疗.结果:3例患者起病均有膀胱下尿路刺激症状、镜下或肉眼血尿,B超见膀胱壁增厚和(或)膀胱新生物.经膀胱镜检查并活检确诊为嗜酸性膀胱炎.其中1例患者经电切后口服抗感染、抗过敏药物后好转,1例考虑为寄生虫感染患者加用抗寄生虫药物后好转;1例病灶电切后反复发作,经仔细追问病史,患者有虾蟹过敏史,经抗过敏及禁食虾蟹后未再发作.随访18~128个月,平均随访72个月,预后良好.结论:嗜酸性膀胱炎确诊需要膀胱镜检查及组织活检.治疗上以消除病因,切除病变组织和抗炎、抗过敏等治疗方法.本病容易复发,需要长期强制性随访.  相似文献   
3.
巨大肾积脓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49岁。于1995年5月12日因右上腹包块半年,右上腹反复疼痛伴发热10天人院。查体:T38.8℃,营养中等,检查合作。心肺无异常,右侧腹部膨隆,右上中腹部可触及12cm×13cm肿物,质柔韧、表面光滑、边缘清楚、轻压病、叩诊浊音,右肾区叩痛,IVP示右肾无功能,右输尿管上段结石(1.4cm×2.4cm),左肾功能好。B超:右肾巨大积液。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白细胞++,除血+,血常规:白细胞22.83×109/L,中性分叶:0.948;使用抗生素1周后于1995年5月18日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右肾切除术,术中见右肾广泛粘连,分离易出血,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镇痛加表面麻醉下输尿管逆行插管造影技术在小儿肾积水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5年~2007年对26例小儿行镇痛加表面麻醉下输尿管镜插管后行逆行肾盂造影,男20例,女6例,年龄6~14(10.3±2.5)岁。结果在本组26例患儿的操作中。成功24例,经过行输尿管镜逆行肾盂插管造影后,均明确肾积液的部位及肾盂输尿管梗阻的程度、长度,不成功2例,皆因尿道较细,不能顺利从尿道插入输尿管镜而不成功。结论镇痛加表面麻醉下利用输尿管镜行小儿逆行肾孟插管造影,能明确小儿肾积水的病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我院1986年12月~1996年12月收治肾损伤32例,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男24例,女8例。年龄12~71岁,平均年龄31.5岁,损伤原因:交通肇事20例(62.5%),钝物打击伤5例(15.6%),高处堕落7例(21.9%),其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介绍微型腹腔镜下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方法,探讨其可行性以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行微型腹腔镜下精索血管集束丝线高位结扎术的情况。 结果 5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0~45min,平均32min,术中无并发症,术后1~2天出院,56例随访3~12个月,1例复发,无睾丸萎缩、鞘膜积液等远期并发症。 结论 经微型腹腔镜下精索血管集束丝线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具有安全可靠、创伤极小、手术疤痕小、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盂旁囊肿的后腹腔镜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0月至2011年9月,行后腹腔镜下肾盂旁囊肿去顶减压术病例7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及手术疗效.结果:7例均在腹腔镜下经肾后完成手术,未中转开放,囊肿直径在4~8cm,平均6.8cm,手术时间平均45min,出血量少,术后3~5天拔除引流管,随访3~48月复查B超均无复发.结论:腹腔镜经腹膜后入路行肾盂旁囊肿去顶减压术,创伤少,恢复快,囊肿壁切除充分,复发率低,术中应注意保护肾血管及集合系统.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国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进行的前瞻性研究,初步探讨其自然病程发展规律及对常用药物治疗的反应.方法:患者60例,按患者就诊时情况,参照患者意愿分成观察组25例及药物组35例.药物组采用坦索罗辛+非那雄胺联合治疗.所有入组患者在初始、第6个月及第12个月时进行随访.结果:药物治疗组患者IP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血清PSA检测、经腹B超前列腺体积及残余尿量、尿流率等较观察等待组均有明显改善且较迅速,服药1个月左右就表现明显.结论:α1-受体阻滞剂和5α还原酶抑制剂联合治疗能有效改善国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症状、生存质量及增加尿流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肾结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本院2013年5月至2016年4月间行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肾结石的患者临床资料,共657例,术后出现尿源性脓毒血症15例.总结病例特点,对可能导致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在15例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中,术前尿常规、中段尿培养、术前使用抗生素、手术时间、术中液体灌注量等因素与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相关.术前使用抗生素、手术时间、液体灌注量为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充分抗感染治疗、缩短手术时间以及减少术中液体灌注是减少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